1/28
海底共生:喜欢赖着你
潜水游世界2020-03-03 10:50:00

(点此或图片可申请扶持资金)

海洋世界中大量的鱼类、植物和各种浮游生物、微生物跟人类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的社交和互助,这就是“共生”的概念,简单说就是互帮互助的共赢生存。主要分为分为互利共生、共栖和寄生三种。

大家的共生行为多半是出于自然本能——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生存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威胁到自己生存的话,一方可能就会主动跑的远远,比如海水污染后,本来在珊瑚中寄生海藻就会逐渐离开珊瑚,寻找其他的生物为宿主,而离开海藻的珊瑚就则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更多的“共生”是属于外在“互相帮助”,比如包括食物、清洁、安全感和繁衍后代,比如永远像导弹一样“挂在”蝠鲼和鲸鲨下面的鮣鱼们。当然也有纯粹自己太弱,为了私欲的,比如使劲躲进海参的隐鱼。

共栖:存在两种生物或更多者之间,至少一方从这种亲密而长久的关系中获得益处,这种益处多数为食物。

寄生:存在于两种生物之间,一方获益,对寄主却有害,寄主提供营养物质和栖息场所。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

寄生 隐鱼和海参

隐鱼的身体柔软,表面没有鳞片覆盖,生存能力很差,难以抵御其它动物的伤害,所以它们常常潜生于海参体内,海参的肠道就是它们的家,一般除了产卵和觅食外根本不会到外面来。

通常隐鱼通过嗅闻气味找到海参,之后它们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进入海参体内,使用其体侧线作为感觉器官,探测到水流变化,寻找海参肛门呼吸水流。伴随着海参肛门扩大,趁机钻入它们体内。隐鱼进入海参体内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遇到紧急危险时首先头部钻入海参肛门;二是细长的尾部接近海参肛门,逐渐钻入其体内。然后只把头露在外面,以捕食微小的甲壳类动物。

这种共生关系却是单方面的,隐鱼的寄居并未给海参带来任何实质性的益处,反倒是海参常常会因为潜鱼的出入受伤,而且隐鱼也经常会 吞食海参的内脏及生殖腺,不过不用担心。海参一大特性,就是它们遇到掠食者时会抛出内脏,分散掠食者注意力,以此作为逃生策略。所以,被吞食的内脏及生殖腺都会再生。

有时候会很多条隐鱼一起到一个海参体内,甚至在海参体腔中交配。

海参别名:海鼠、海瓜

英文名:sea cucumbers

生物大类:棘皮动物

出没地点:常栖息于珊瑚礁和水温颇低的海底

尺寸:长10~20cm,特大的可达30cm

食性: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隐鱼别名:海参鱼、驼背潜鱼

英文名:pearlfish

生物大类:脊索动物

出没地点:栖息在珊瑚礁或岩礁区

尺寸:体长可达30cm

食性:以小型桡足类为主

共栖 鮣鱼和鲸鲨

鮣 yn

在鲸鲨身边,常常能看到身长约30厘米的小鱼,有时候是3-4条,有时候是一群。它们青背白肚,身体两侧有黑色的纵带,这就是鲨鱼的好伴侣鮣鱼。有最大鱼类鲸鲨替它们护航,多少有些威风凛凛吧。

鮣鱼游泳能力差, 常依赖于头顶的大吸盘吸附在游泳能力强大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甚至游泳者或潜水员的身上,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敌人的攻击,还能获得食物。到了饵料丰富的地方,就会自动离开“免费船只”美餐一顿。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免费旅行,是典型的免费旅行家。

鲸鲨进食时,鮣鱼能获得浮在水面的食物碎片。当危险来临时,鲸鲨还允许它们钻进自己的嘴里避难,也算贴心。作为回报,它承担起关乎鲸鲨健康的重大使命——清洁,它们常常爬进鲸鲨的口腔,吃它们牙缝里的碎屑,或者是在同伴体表巡视一番,清除寄生虫等。

鮣鱼别名:吸盘鱼、粘船鱼、船底鱼

英文名:sharksucker

生物大类:脊索动物

出没地点:随着共生伙伴周游各大海域

尺寸:一般体长为20~45cm,最大不超过90cm

食性:主要为浮游生物和食物残渣,有时也捕食一些小鱼和无脊椎动物

鲸鲨别名:豆腐鲨、鲸鲛

英文名:whaleshark

生物大类:脊索动物

出没地点:通常出现在近海地区

尺寸:目前记录到的最大尺寸为12.65米长

食性:以浮游生物、巨大的藻类、年幼的圣诞岛红蟹、磷虾与小型的自游动物为食

鮣鱼也会赖在海龟身上

共栖 发亮细菌和琵琶鱼

琵琶鱼学名为鮟鱇鱼,又称哈蟆鱼,面貌丑陋。它生长在黑暗的大海深处,行动缓慢,所以捕食机会相对较少。为了填饱自己的大胃袋,它演化出了一种秘密武器,能够诱使猎物送货上门。

说来简单,只是它的前额处依附了一块类似鱼竿的突起物,突出物会发光,像小灯笼一样,吸引鱼群前来参观。其实,这个小灯笼里住着它的共生搭档——上百万个能分泌光素的腺细胞。深海中的鱼多有趋光性,所以,一闪一闪的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有利工具。

他们牙齿尖锐且朝内部倾斜,猎物无法逃脱;胃具有弹性,能够吞下比自己体型更大的鱼类(甚至鲨鱼)。通常如果有其他光线照射他们,发光细菌的亮光就看不出来了。

在墨西哥水下60米发现琵琶鱼

琵琶鱼别名:鮟鱇鱼、结巴鱼、老人鱼

英文名:Anglerfish

生物大类:脊索动物

出没地点:中型底栖鱼类,主要栖息于海砂泥底质海域,栖息深度为30~500米

尺寸:一般体长40~60cm,大者可达1~1.5m

食性:肉食性,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各种无脊椎动物和海鸟

发光细菌英文名:luminous bacteria

生理特性:一般对明胶不产生液化,分解蛋白质后不形成毒物,常寄生在各种动物体上引起“发光病”,即寄生发光。这些细菌通常经由寄主的卵传递给后代寄主,有些鱼类发光(如乌贼)就是因为和发光细菌共生而利用了细菌的发光。有些海滩海水也会有发光现象,也是因为有发光细菌的存在。

寄生 拳击蟹和带刺海葵

严格来说拳击蟹是强迫海葵“寄生”在自己身上的,而且属于一日为奴,终身为奴的状态。

看你那一脸坏样

拳击蟹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海里,潜伏在礁石下,找点儿小鱼小虾小贝壳做食物。它的一对蟹钳不像其他螃蟹一样强大有力,更像是一把小镊子。软弱的蟹钳捉不到鱼虾,唯一的用处是扎到海葵身上,挥舞海葵当工具。危险时,海葵是把有毒的尖刀,触手上分泌的毒液会抵御敌人;觅食时,海葵是把清扫的拖布,触手会收拾汇集地上的食物碎屑。

2018年BBC拍摄的一组隐鱼钻进海参画面

虽然由于拳击蟹利用海葵来刺晕其他生物的同时,海葵能因此而分一杯羹,不过很多实验证明,海葵虽然移动费劲且缓慢,但是自由自在的海葵要比被捆绑在拳击蟹身上的吃的饱多了。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海葵是被虐待了。

而且,即使是拳击蟹蜕壳后,它们还是会从旧壳上将海葵“接”过来继续顶在双螯上。如果一不小心,丢了一只海葵,那么拳击蟹会把剩下的一只海葵硬撕成两部分,这样它又可以双手举花了,当然,海葵还会继续长大。是不是很残忍。

拳击蟹学名:Lybia tesselata

英文名:Boxer Crab

生物大类:节肢动物

出没地点:主要生活在坚硬的珊瑚礁附近

尺寸:成蟹体长可至6cm

食性:杂食

互利共生 虾虎鱼与枪虾

虾虎鱼与枪虾的组合属于“家庭伙伴”关系。枪虾会在海底沙子中挖掘洞穴,寄居其中,并定期打扫卫生。然而,它虽然是家务活能手,却几乎全盲,无法辨识外来的危险,这对任何一种生物来说都是致命的。所以它挖好洞后会邀一只虾虎鱼游来同住,作为回报,枪虾能受到对方的保护,甚至得到食物。

这一对真是可以用形影不离来形容了

虾虎鱼的腹鳍愈合成一吸盘状,经常可以方便的吸附在岩石或珊瑚上,所以它们就负责镇守洞口。而枪虾则忙着清理通道、打扫卫生,需要出洞倾倒砂石时,它会把一根触须搭在虾虎鱼身上,当天敌出现时,搭档就会晃动尾鳍作为警告,似乎是在说,“有危险,快闪!”于是,它们便双双避退回洞。

枪虾在没有危险的时候,才会进行捕猎,进行“盲击”。它们双螯大小不同;巨螯快速合上时会喷射出一道时速高达100公里左右的水流,将小猎物击昏,甚至杀死。这道高速水流会触发空穴现象,形成一个极微小的低压气泡,当水压回复正常,气泡会崩裂并发出劈啪声,鼓虾因此得名。

虾虎鱼英文名:Gorgeous prawn goby

生物大类:脊索动物

出没地点:礁沙混合区或礁岩外围的砾石地上或洞穴中

尺寸:体长8cm,最长可达10cm

食性:以藻类及小型底栖动物为食

枪虾别名:共生虾、卡搭虾、鼓虾

英文名:pistol shrimp

生物大类:节肢动物

出没地点:常在珊瑚礁区等处的沙地中挖洞穴居

尺寸:身长约5cm,螯长2.5cm

食性:以小螃蟹和小鱼为食

互利共生 石珊瑚和虫黄藻

海底有着大量美轮美奂的珊瑚,有红色、黑色、粉色、蓝色等多种颜色。其实,珊瑚的五颜六色倒不是因为基因中的某个因素,而是和它的共生藻类有关。

虫黄藻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单细胞藻,常与腔肠动物等许多种类的海洋生物共生,而珊瑚则是它最喜欢的寄主之一。

珊瑚的色彩实际上是由内部的共生藻而带来的

石珊瑚为虫黄藻提供栖身之所、营养(主要是含有氮和磷的废料)以及虫黄藻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而虫黄藻不但将珊瑚打扮得五彩缤纷,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消耗珊瑚排泄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和碳水化合物则成为珊瑚的营养来源,可以帮助石珊瑚生长快达3倍之多。这样的共生,让珊瑚生机勃勃,可算是天作之合。

跟其他组的共生伙伴不同的是,当共生藻类脱离珊瑚或发生变化时,珊瑚会大面积白化,并最终因失去营养供应而导致死亡,对珊瑚这一方来讲可能是致命的。所以,虫黄藻可算是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吧。此外,通过对于养分、光线及对过剩细胞的驱逐,石珊瑚可以控制虫黄藻的数量,避免其过度繁殖。

虫黄藻英文名:Zooxanthella

生物大类:囊泡藻

出没地点:与珊瑚虫共生,据估计,每立方毫米的珊瑚组织内有3万个虫黄藻

食性:自养生物

互利共生 清洁虾和海鳗

清洁虾主要以鱼类身上的死皮和寄生虫为食。清洁对鱼类的健康十分有利,因此它们也就能长时间地附在鱼类身上,乐得自在,也不会主人赶跑。

顾名思义,对于清洁虾蟹来说,主要以充当清洁工为生,共生关系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食物。最常见的是与海鳗搭伙,清洁虾会钻入海鳗的嘴里,在尖尖牙齿中觅食,顺带帮海鳗做个口腔SPA。

像清洁虾一样靠提供清洁服务来谋生的物种不在少数,好在它们都能恪尽职守,总是不停地在边边角角探索各类沉淀物,并用钳子或其他“工具”将其清除掉,所以伙伴关系往往能持续很久。清洁虾经常成群出现,会在珊瑚礁或石头上设立一个清洁站,等着鱼儿靠近并进行清洁工作。

海鳗别名:虎鳗

英文名:Eels and morays

生物大类:脊索动物

出没地点:属底栖鱼类,生活于水深50~740米处,常将身体藏在泥沙中

尺寸:体长可达220cm

食性:以小鱼和甲壳类生物等为食

清洁虾别名:医生虾、薄荷虾

英文名:Cleaner Shrimp

生物大类:节肢动物

出没地点:通常聚集在一些特定的珊瑚礁上

尺寸:约6cm

食性:以寄生虫和死皮为主要食物来源

互利共生 小丑鱼和海葵

这对海洋共生关系是最最常见,也是最最“共生”了!因为涉及了所有的互利因素:食物、清洁、安全和繁衍后代。

就是躲的那么恰到好处,整个海葵都是我的皮袄

海葵看上去分外像朵花,常常迎着水流花枝招展,但它可是实打实的肉食性动物,主要靠捕食经过的小鱼、贝壳、浮游生物和蠕虫为生,而且那些花瓣般的触手会释放毒素。不过,对于生活在其近旁的小丑鱼,海葵似乎格外法外施恩。

事实上,小丑鱼是唯一能够抵抗海葵毒性的鱼类,因为它身体表面覆盖有特殊的体表粘液,而且它识破了海葵的秘密:海葵除了刺细胞分泌的毒汁,还会分泌出另一种黏液来解除该毒液造成的疼痛,所以小丑鱼总会小心翼翼避让有针刺细胞的触手,或是干脆就使出“苦肉计”,用短暂的疼痛来换取那层保护性黏液。从此,它就能够在海葵从中穿梭自如。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互相无害的关系,才让它们有了共生的可能:一方面,海葵将吃剩的食物提供给小丑鱼,还为小丑鱼提供庇护,使后者免于受到大型鱼类的攻击,安心地筑巢、产卵;另一方面,小丑鱼的进进出出,无疑是为海葵打起了掩护,诱使其他鱼类放松警惕、前来“牺牲”。

另外,小丑鱼在海葵触手间的四下奔忙,既能帮海葵除掉身上的坏死组织和寄生虫,减少残屑沉淀,也能顺便除去自己身上的寄生虫或霉菌,真可谓“双赢”。

海葵鱼别名:小丑鱼、双锯鱼

英文名:Clownfish

生物大类:脊索动物

出没地点:珊瑚礁区,深度3~25米

尺寸:最大可至14cm

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点此或图片可申请扶持资金)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