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丁武和20世纪的中国摇滚
凤凰娱乐2020-03-09 20:10:23

就在1962年即将过去的一天,12月30号,丁武在北京出生了。

丁武是家里的老三,老大老二都是男孩,丁武的父母其实是想生一个女孩的。

丁武的母亲怀他的时候,肚子尖尖的,还爱吃甜食,有经验的老人说怀的肯定是个女孩,但没想到生出来是个男孩。

于是随便的就起了个名字。

1962年是虎年,于是他父亲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丁虎,谁知道报户口的时候,因为他爸的江苏口音,被工作人员误听为“丁武”。

青年时期的丁武

丁武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他的父亲是江苏泰兴人,后来从了军,母亲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还是一位干部,他本应该有着富庶的生活和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没办法,他就偏偏就经历了那一场对无数中国人来说是梦魇的十年。

1962年,还有一位被海外乐评家评为“中国最伟大的吉他手”——老五,刘义军,在相隔不远的河北廊坊出生了。

青年时期的刘义军

1968年,6岁的丁武随父母下放到了黑龙江——现在的牡丹江一带,也就是大家看古装剧里总能听到的“流放宁古塔”的那个宁古塔。 丁武下乡之前,在北京上过语文课,年少的丁武一直不明白课本里的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到他来到了黑龙江,看到那里的人们割完麦子,坐在地垄沟边上,抽着烟袋,抬头瞧着一个特别大的太阳,他才彻底领悟了那句诗的含义。

刚到东北的丁武,只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还没受到过大自然带给他的苦。

60年代,全球气候还没变暖,东北的冬天是真的冷。

据丁武回忆,他小时候,东北的冬天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

开门手就被沾上了,于是用嘴对着手哈气,一不留神舌头又被沾上了。

一下雪,厚度就到大人的大腿根儿,所以作为小孩子,丁武根本不敢走太远。

在东北的四年,丁武手脚上冻出来的冻疮,反复了七八年才彻底治好;脉管炎直到回了北京才治好。

1970年,8岁的丁武开始听样板戏,并且学着唱,八个样板戏,从过门到唱腔,那几个重要的唱段他都会唱。

虽然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但抛开政治因素不谈,样板戏的服装、唱腔、和其中蕴含的道理,都是艺术价值极高的。

包括后来,钢琴伴奏的《红灯记》、交响乐配乐的《红色娘子军》,这些东西都挺“摇滚”的。

这些东西,大概也影响了《梦回唐朝》中的那段京剧念白吧。

就在丁武为样板戏所痴迷的时候,那个影响了中国摇滚乐、影响了唐朝乐队、也影响了丁武一生的贝斯手——张炬,在湖南出生了。

张炬(左)与丁武(右)

1972年,丁武的父母获得平反,10岁的丁武随父母回到北京,就读于前门西打磨厂小学。

虽然回到了北京,终于上了学,但丁武仍然忘不了东北的山和水,天天晚上能能到捕鸟、捉迷藏、爬火山、下水、钻山洞……

在东北的时候,父母天天挨批斗,在东北也没法上学,根本没人管丁武,导致丁武回到北京依然每天惹事儿闯祸,父母就只能打他、管教他,大概丁武叛逆的性格,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吧。

多年后据丁武自己说: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过分的禁锢,才导致了自己后来的叛逆,摔掉中学美术老师的饭碗,选择了摇滚乐,而且是摇滚乐中最为暴烈的流派之一:重金属。

青涩的丁武

1976年,对于中国来说,可以说的巨变的一年。

文革在这一年彻底结束,两大伟人在这一年相继去世,唐山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这一年,叛逆的丁武开始学习被称为“流氓乐器”的吉他。

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音乐氛围,吉他才刚刚普及,中国也没有摇滚乐。

但是丁武,阴差阳错的拿起了这件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乐器。

这一年,14岁的刘义军全家离开了故乡天津,父母希望他能够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这一年,唐朝乐队的另一位吉他手陈磊,在大地震过去3个月后,在河北唐山出生了。

1978年,丁武考入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美术系。

在学校中,他才第一次知道有一种音乐形式叫“摇滚”。

那个时候,最早在中国玩摇滚的都是一些留学生,改革开放后,大批留学生涌入中国,留学生们中就有人组起了乐队,并开始到处开Party。

丁武很喜欢摇滚乐,他之前只在一些电影中看到过摇滚演出,从没见过真人弹电吉他。

所以丁武开始去美院、电影学院参加一些摇滚乐的聚会。

在丁武乐忠于结交“琴友”、并且开始有了一些小型的演出机会的时候,中学毕业的刘义军进了工厂工作,并拥有了他人生的第一把吉他。

老五(左)和丁武(右)

至于老五刘义军,他是有一次骑自行车下班的路上,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声音,那是一个孩子在弹吉他。

从此老五便疯狂的迷上了这件乐器,他不再练习从小就学习的古琴,而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经历都用在了练习吉他上,平均一天练15个小时的吉他,如痴如醉。

高考失败的刘义军知道,如果自己想摆脱一辈子是个工人的命运,音乐可能是他唯一的途径。

转眼来到80年代,在当时的北京,张蔷是那个时候最红的歌手,最时髦的歌曲类型当属迪斯科。

飞机头、喇叭裤、蛤蟆镜和吉他,是“小流氓”的必备装备,吉他也是“喇蜜”神器。

20岁的丁武毕业后在当时的北京132中学,现在的北京市实用美术职业学校,当了一名美术老师,教授美术基础课程。

但是,叛逆的他依然想着“搞音乐”。

于是1984年,丁武辞去了美术老师一职,和臧天朔、秦齐、王勇、孙国庆等人组建了北京比较完整的两支乐队之一的、以全总歌舞团为根基的不倒翁乐队。

另一支就是崔健组建的,以北京歌舞团为根基的七合板乐队。

有着音乐梦想的不止丁武一个人。

1984年,刘义军来到了北京,这让他离他的音乐梦想又近了一步。

80年代中国的文艺浪潮首先起于北京,当然音乐只是这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诗歌、文学、电影等,都在这一时间段蓬勃发展。     刚来北京的时候,刘义军找不到工作也没有钱,只能沉迷练琴,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他每天练琴十几个小时,晚上肚子饿了就泡一包方便面,甚至因为营养不良被多次送到医院。

相比刘义军的困窘,在部队大院儿长大的丁武和崔健就潇洒的多,因为大家都在北京组乐队的关系,丁武和崔健很快就熟稔了起来。

王迪为崔健庆生

有一次崔健过生日,一大帮人没地儿可去,就到了丁武家里——位于北京芳草地的某个居民楼。

两三百人在楼道和院子里喝酒唱歌,还有人弹吉他、敲鼓,一直玩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不胜烦扰的邻居打电话报了警,最终以让丁武中午之前搬家走人收场。

30年后,丁武把此次事件画成了一组油画,起名曰《第二天就出事儿了》,那次事件不久,两个乐队就都解散了。

丁武油画《第二天就出事儿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丁武结实了现在被内行人称为“四哥”的郭传林。

爱听摇滚乐的人,应该不会不知道郭传林——这个中国著名的摇滚经纪人,一手捧红了黑豹乐队、轮回乐队、郑钧的男人。

郭传林

郭传林,1960年出生的北京人,比丁武大两岁,中学毕业后倒霉的赶上了倒数第二批插队大军。

当时在北京郊区插队,生活极其无聊,于是喜欢上了吉他,并且用弹唱打发时光。     两年后,郭传林在返程大潮中回到了北京,虽然当过汽修学徒、做过公交车售票员,但吉他这爱好却一直没丢。

因为吉他弹得好,在当售票员的时候,还被借调到某演出团体巡演过。

常去各地巡演,所以郭传林涨了很多见识,当时郭传林想不想当搞摇滚咱不知道,但他肯定不甘心只当个公交车售票员,于是,郭传林辞职了,开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走穴演出赚钱。

前排左起:李彤,王文杰,王菲,郭传林;后排臧天朔,秦奇

后来就有了些小名气,还曾经有个电视台的记者对郭传林进行过专访,虽然只有15分钟,但在电视台播放后,反响很大。

当时大兴有个沙棘福利厂要搞个艺术团来打开产品销路,正好在电视上看到了郭传林的访谈,觉得不错,便把他邀请到厂里,说要花20万搞个文工团,让他做团长。     那时候正值1987年,丁武的乐队解散,而郭传林正好还要搞个“乐团”,于是俩人一拍即合,拉上了主音吉他李彤、贝斯王文杰、鼓手王文芳,丁武做主唱、郭传林做吉他手,五个人开始鼓捣音乐。

至于当时这个乐队有没有叫“黑豹”,众说纷纭,就暂且不提了。

这段时间,丁武结识了只有十几岁的张炬,俩人一见如故。

张炬和丁武     虽然成立了乐队,但丁武却只待了一年多。

因为沙棘福利厂的老板其实想做的是“沙棘电声乐团”扩大福利厂的影响,是为了宣传和拓展市场用的,而不是搞“摇滚乐队”。

但是他们几个留着长发、烟瘾又大,鼓捣出来的玩意儿还不是厂里领导们需要的,于是心理很不乐意。

丁武还是想做金属乐队,再者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日子也过够了,于是提出了离队。

而郭传林慧眼识珠发现了窦唯,于是黑豹乐队开启了三十三年的音乐传奇。

1988年初,离开乐队不久的丁武结识了作为留学生到北京上学的、美籍华人郭怡广——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郭廷以的孙子,和他同行的还有加州柏克莱大学的校友SARPO。

于是丁武拉上张炬,这四个高大帅气的摇滚青年,正式成立了“唐朝乐队”。

说起唐朝乐队的名字,这还是郭怡广取的,郭怡广很喜欢唐朝的文化,他认为唐朝是个充满自信的朝代,他吸收了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才会那么强大,摇滚要用西方人的乐器,来表达中国的文化。

于是郭怡广的意见很快被采纳。

不得不说,“唐朝”这个名字,确实有一种盛世的霸气。

于是这四个年轻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整日整夜的听音乐、练琴,并且还有了演出的机会。

但是,1989年6月,因为一些你我都知道但大家都不能说的原因,郭怡广和SARPO回了美国。

乐队的一切活动都停滞了下来,无奈之下,乐队暂时解散了,丁武去了当时最想去的新疆,而张炬去了青岛,说要各自旅行三个月,等到风波过去再重新搞乐队。     1989年底,唐朝乐队终于恢复了排练,吉他手刘义军和鼓手赵年正式加入唐朝乐队,也就是日后《梦回唐朝》这张专辑封面上的这四个人,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两年后,他们会成为广大乐迷心目中最经典的“唐朝”阵容。

四个人在中央美院租了一间画室开始排练,由于这几个年轻人没有钱,也没有“正经工作”,所以只能非常刻苦的排练,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演出机会。

据说最艰苦的时候,他们四个人每天只吃一袋方便面。

1990年,唐朝乐队的转折点来了。

1990年2月17日和18日,一场中国摇滚史上意义重大的演出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这场演出就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大型摇滚演出——“90现代音乐会”。

说是“音乐会”,其实就类似于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那种性质。

因为当时官方不允许演出标题出现“摇滚”这种字眼,于是才改叫“音乐会”。

参加“90现代音乐会”的乐手们,都是当时中国最早一批玩乐队的音乐人。

这次“音乐会”一共有六支优秀的摇滚乐队参与演出,唐朝乐队和常宽的宝贝兄弟乐队、崔健的ADO乐队、眼镜蛇女子乐队、臧天朔的1989乐队、高旗的呼吸乐队同台,演唱了近30首歌,演出持续了两个小时。

臧天朔与1989乐队

崔健与ADO

而这场“演唱会”的主持人,是曾主持过1988年央视春晚、而后摇身一变成为呼吸乐队的主唱蔚华。

据说当时黑豹乐队因为没有成功的原创作品,而无缘这次音乐会。

甚至当时摇滚圈因为乐器紧缺,台上演出用的都是黑豹的乐器,就这样也没让黑豹上台。

当时赵明义在台底下一边看一边哭:心里实在太委屈了。

相反,那时候的唐朝已经算是有比较优秀的原创作品了,一首《粉雾》一首《谁都希望》。

《粉雾》就是唐朝乐队经典作品《太阳》的最初版本,虽然简单但却极具冲击力,那个时候唐朝还是张炬作为主唱,所以在“90现代音乐会”的实况录音中,还留下了珍贵的张炬的声音。

不得不说,“90现代音乐会”以重要开篇的意义,永远的留在了中国摇滚乐的史册上。

它标志着中国摇滚乐在1986年工人体育场上崔健喊出“一无所有”之后,终于进入了一个集体亮相的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摇滚乐正式从地下走到地上。

唐朝乐队,通过在“90现代音乐会”上演唱的这两首歌,成功的吸引了滚石唱片在北京的分支——魔岩文化。

1991年5月,唐朝乐队正式与魔岩唱片公司签约,有了这样成熟公司的包装,让唐朝乐队的摇滚之路,走的更加轻松。

因为当时魔岩唱片的定位,就是经营以北京为主的中国摇滚音乐,同时在台湾开设编辑出版部门,已经系统发型艺人书籍及乐谱。     签约了魔岩文化之后,公司把乐队个人定位的更加明确了,并确定了丁武为乐队主唱。

在这里我想插播一个小花絮,其实当时唐朝乐队还有另一个主唱,那就是原黑豹乐队主唱秦勇的哥哥、前不倒翁乐队的成员秦齐。

而且在唐朝的第一张专辑《梦回唐朝》中,那首《世纪末之梦》就是由秦齐演唱的。

有人说,是因为秦齐身高不够,所以没有入选唐朝乐队。

众所周知,唐朝乐队的乐手们平均身高都超过180,个个都是大长腿,皮衣、墨镜、长发披肩,这在当时确实可以称得上时髦又高大帅气。

秦齐被淘汰,大概和唱片公司的包装定位也有关系吧。

而且,当时正值中国乐队的发展初期,乐手人数有限,通常一个乐手会在多个乐队里客串帮忙,在当时有一句戏谑的说法形容——在北京,100个乐手能组50个乐队。

其实除了秦齐,《梦回唐朝》的主要词作者杨军,也曾间歇地在乐队中担任过主唱。     在签约魔岩文化的第二年,唐朝乐队的第一张专辑,同时也载入中国摇滚史的一张专辑——《梦回唐朝》问世。

这张卖九块八的卡带专辑,在那个时代,销售了1200万张。

魔岩文化创立人张培仁的审美确实是很超前的,因为《梦回唐朝》这张专辑,一听就是非常成熟的欧美风金属摇滚,每个音符都非常大气,而且无论是歌词、编曲甚至是MV,都是有国际水准的。

专辑发行后,其歌曲中所蕴含的巨大音乐能量迅速在大陆和港台掀起风暴狂潮。

而唐朝乐队也成为当年“亚洲最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

其实除了高水准的音乐,我们也不得不提一下,张培仁成熟的商业化制作和宣传模式,所以唐朝的走红,其实是基于一大批知识青年的压抑状态却找不到出口去发泄、基于精良的制作和商业化的宣传。     在成功捧红了唐朝乐队之后,魔岩文化趁热打铁,造就了大名鼎鼎的“魔岩三杰”,这三个人和唐朝乐队,共同打造了中国摇滚乐的巅峰演出——1994香港红磡体育馆 摇滚中国乐势力。

虽然,一提起1994年在红磡的演唱会,总是率先提到魔岩三杰,虽然唐朝乐队只是作为表演嘉宾,但据张培仁的回忆,唐朝乐队的风格,在当时的大陆乃至全国,都是非常前卫的,深刻并且犀利,是与当时的流行音乐截然不同的。     唐朝乐队是一面旗帜,如果这面旗帜同样能够在香港成功,那么就代表,摇滚乐已经解放了很多年轻人的思想。     虽然94年红磡演唱会,确实是一次商业尝试,最初不外乎是一种炒作或包装,而且在之后的几年或几十年,或多或少都被神化了,但不得不说,那场演唱会,燃起了燎原之火,带给了全国各地踌躇满志的摇滚乐手、乐迷足以继续下去的希望和斗志。

不管94年红磡演唱会在观众的心里是什么样的地位,但在丁武心里,这是他出道为止最成功的一场演唱会了。

当年,演出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出去演出被骗的事情时常发生,要么就是演到一半断电,要么就是才唱到第二首负责人就带着钱跑了,因为大陆根本就不会运作商业演出,说是走穴,其实就是骗钱。

钱到手了,他们才不会管你演出成不成功。     那一年,丁武的女朋友还是高原,而窦唯和王菲还很恩爱。

丁武要爱情有爱情,要事业有事业,要名声也有名声。

就在丁武和唐朝乐队刚刚步入音乐道路上的正轨,便遭受到了一次难以挽回的重创。

1995年5月11日,丁武、张炬和一群朋友吃着饭,张炬说要去给人送趟东西,因为大家都喝了点酒,所以丁武劝张炬打车走,可张炬非说自己是老司机,不会有事。

还和大家说“一会见”。

没想到这一别,即成永别。

有人说,因为张炬的离去,中国摇滚乐在这一晚走向了衰落。

时隔多年,在2018年丁武的访谈中,他说:“如果张炬还在世的话,我现在不是我现在这样。张炬的去世确实是一件太突然的事情。”

丁武还曾经说,对于他来说,张炬永远是一段故事,一个情怀,它已经板结,凝固在他的血液和心胸里了。

张炬走了以后,原呼吸乐队贝斯手顾忠,于1995年7月加入唐朝乐队,一个月后吉他手刘义军因音乐理念不同退出乐队;魔岩唱片也因为市场不好撤出了内地。

张炬离去、老五退队、唱片公司撤出,让乐队受到了重创,创作、排练都无法正常进行,乐队骤然跌入低谷。

不但如此,丁武的女朋友高原和窦唯好了,这也让丁武非常伤心。

1996年1月,郭怡广归国,并回到唐朝乐队担任吉他手。

他们在和平里商场旁边何飚的大排练场恢复了排练,并录制了纪念张炬的合辑《再见张炬》。

沉寂了三年之后,1999年,唐朝乐队以全新的阵容出版了第二张专辑《演义》。

然而就在专辑发行的第二天,丁武的二哥,因为吸毒过量导致死亡。

丁武不得不再次面对了自己所挚爱的人的离世。 从《演义》之后,唐朝乐队发行的专辑,《浪漫骑士》《沉浮》《芒刺》全都反响平平,并没有在摇滚圈击出太大的水花。 张炬死后,摇滚圈出了很多事儿,魔岩唱片撤出后,张楚回到了西安老家,独自蜗居在西安一栋职工宿舍里,与外界隔绝了很多年;

何勇因为口无遮拦,把某正能量人物当做调侃对象,被封杀了,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住进了精神病院;

窦唯离婚又结婚又离婚,发了福谢了顶,再也不唱歌了,只以乐器来表现他的心境,有人说他成了仙儿。

老一代的摇滚音乐人死的死疯的疯,归隐的归隐成仙的成仙,汪峰离开了鲍家街,带着他的流行摇滚,成了大陆乐坛的半壁江山。 不再叛逆的金属中年丁武,娶了个云南姑娘,变成了个女儿奴,他戒烟戒酒开始养生,每天八点准时起床,弹琴写歌画画练书法,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

20世纪的中国摇滚,辉煌了一个晚上然后就此落幕,成了无数人口中津津乐道的故事。

虽然后来摇滚乐又因为迷笛重新焕发了生机,那已经是2000年以后的事儿了。

从1986年至今,由荒草蔓延阶段开始,中国摇滚经历了萌芽、野蛮圣战到现在逐渐失去了特征。

现在的中国摇滚看上去就像沙漠绿洲一样,看上去一片生机勃勃,有胡杨、有沙枣树、有红柳,似乎品种越来越多,但大都长不高,因为在下面的土地上,是一片沙漠。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