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今年西湖鸳鸯繁殖创纪录 志愿者提醒勿喂食惊扰
中国新闻网2020-05-10 12:21:24

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

中新网杭州5月10日电 (江杨烨)“从4月25日在西湖边镜湖厅公园外侧湖面发现第一窝小鸳鸯,今年已经有7窝小鸳鸯将在杭州长大。”西湖鸳鸯护卫队志愿者倪莺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鸳鸯成为“新杭州人”,她也提醒市民游客切勿喂食惊扰。

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

据了解,鸳鸯是候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冬天,它们从北方飞来杭州过冬;春天再飞回北方繁殖。随着杭州气候环境越来越好,食物丰富,不少鸳鸯就留下不走了。

西湖鸳鸯 老潘 摄

2005年5月22日,西湖边第一次发现野生鸳鸯繁殖。2007年,野生鸳鸯首次在西湖水域繁殖成功,从侯鸟变成了留鸟。

西湖鸳鸯 老潘 摄

今年已经出生的7窝鸳鸯宝宝,分别叫东东、南南、胜胜、都都、钱钱、唐唐、繁繁。倪莺介绍,每一年,鸟类专家和志愿者都会以家族为单位给小鸳鸯们取名字,今年的名字出自宋代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西湖鸳鸯 周蓼 摄

其中,东东一家总共16只,创造了历年来的记录。

只是,“东东”家目前只有11只了,“南南”家也从7只变成了4只。

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

据了解,刚刚出生的鸳鸯宝宝可能会在巡游时落单,或者在其它角落安了家,这些都是自然现象。

除了自然现象,人为的投喂、捕捉也会导致鸳鸯宝宝变少。

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

倪莺说,个别市民游客不了解小鸳鸯的生长,会进行投喂,但鸳鸯们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动物蛋白,而非火腿肠、薯片、饼干。而且,鸳鸯们一旦吃撑了,就容易“夭折”。

为了保护鸳鸯平安长大,从2017年开始,浙江野鸟会、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带头成立了西湖鸳鸯护卫队。

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

每年春天,志愿者们都会在西湖边巡逻,看护小鸳鸯,防止人为捕捉及其他伤害事件发生;劝导游客文明观赏,不要投喂;根据表格要求填写鸳鸯日常活动行为观察记录及其他内容。

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

通过招募,已经有400多名志愿者加入护卫队的队伍。他们有高校大学生、全职妈妈、摄影爱好者等等,还组成了“小朋友假日队”。

受疫情影响,今年没有安排志愿者巡逻,但是西湖边已经人人都是志愿者。

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

倪莺说,即使没有排班,每次去西湖边看鸳鸯宝宝,市民游客也会互相提醒:

“新闻媒体都报道了,你们就不要喂食啦。”

“我爱鸳鸯,不是喂它,而是远远地保护它。”(完)

责任编辑:周驰

作者:江杨烨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