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3岁少女因为一瓶可乐,眼球差点炸裂!
新闻晨报2020-07-03 11:36:00

夏天最爽的事情之一,

莫过于打开一瓶“快乐肥宅水”

佛山的小杏是个13岁的初中小女生,

平时最喜欢喝碳酸饮料,

累了渴了高兴了都爱来一瓶可乐。

不过,最近一次,

她遭遇了“可乐惊魂”

小杏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6月3日,太阳很大很热,她与舍友们一阵疯玩后,决定喝一瓶冰镇可乐爽一下。不幸就在那一瞬间发生了——

当小杏边说边笑拧开可乐盖子时,瓶盖“嘭”地一声弹了起来,正好弹到她的左眼,即刻,她的左眼流血、疼痛、视物模糊。

当下,她,以及其他同学都被吓傻了。

闻讯赶来的老师立即将她送到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下图有点吓人,害怕请快速下拉

市二医院眼外伤科专家检查后发现,小杏的左眼眼睑轻度红肿,球结膜下小片状出血,角膜缘后可见一横行巩膜全层裂伤,伤口延伸至角膜周边,前房见有积血,造成瞳孔上移,形状不规则。

“左眼眼球破裂,左眼角膜裂伤,巩膜裂伤、左眼创伤性虹膜嵌顿,外伤性白内障,情况不容乐观,是复杂重症眼外伤,必须尽快手术治疗。” 结合各种检查,医生指出。

不幸中的万幸,接受手术后,小杏的左眼眼球保住了,没有发生并发症。 据医生介绍,如果小杏伤及了眼睛中央部位,再好的医疗条件,也可能没办法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很有可能要做角膜移植,有些人眼球还保不住”

万万没想到喝瓶冰可乐

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被可乐瓶盖弹破了眼球,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吧!

但这绝不是“孤案”。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过不少飞出的瓶盖“伤人”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瓶子摇晃以后,压力特别高的时候打开。

去年8月9日,长沙晚报报道了长沙51岁的张先生的不幸遭遇,跟小杏的遭遇就很像。

长沙张先生和家人一起去吃夜宵,冰啤酒上桌后,开瓶器没有送来,张先生随手拿起两根筷子撬啤酒瓶盖,结果瓶盖“嘭”地一声弹开,也正好弹到他的左眼。医生检查发现,弹出的啤酒瓶盖引起了张先生眼球挫伤,导致其眼球内出血,眼压增高,视网膜挫伤。

差不多去年同期,江南都市报又有一例类似的报道:今年63岁的周姨事发时正在为家人准备饭菜。她取出灌装在大饮料瓶里的米酒,在扭开瓶盖的瞬间,瓶盖被米酒所产生的气体冲出,直接弹射在她的左眼上,疼痛难忍的她立即捂住眼睛。当她再次尝试睁开眼睛时,却发现左眼一片漆黑。她被紧急送往医院。但很不幸,医生告诉她,她受伤的左眼几近失明。

还有可乐“炸裂”伤人的案例。

2018年8月,潇湘晨报报道,20岁的小袁是长沙一所高校大三学生,去年暑假时有一天,小袁和往常一样,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瓶装可乐准备喝,一不小心可乐瓶掉在了地上。就在他捡起可乐打开瓶盖的瞬间,可乐瓶突然炸裂,他左手虎口处被炸开一条口子。小袁发出惨叫,家人闻讯赶来,只见他左手动弹不得,伤口血流不止。他随即被送到省人民医院就诊。X光检查发现,小袁左手拇指近节指骨骨折,需手术固定。当晚,医院为小袁进行手术,两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小袁的左手还需采用石膏固定4~6周。

手指都被“炸”骨折了,何况小小的眼球。

意外伤猝不及防

关键要重视!重视!重视!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可乐和其他含气饮料酒水“爆炸”事故中,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呢?

可乐是一种碳酸饮料——溶解了大量二氧化碳的饮料。一般情况下饮料瓶都可以在内部压力下安然无恙。

如果剧烈的晃动,就会导致碳酸大量分解成二氧化碳,附着在瓶子的内壁和液体的内部。 这时候去打开瓶子,由于瓶口处压强的减少,气泡就会不断地破裂,释放大量气体,从而将瓶盖和饮料冲出瓶身,对人体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小编整理了一些防止含气酒类、饮料瓶盖伤人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开启碳酸饮料注意事项

1、碳酸饮料如可乐等,就是瓶内气压大于瓶外气压,瓶内压力超过4个大气压。打开时要慢慢先开一点,让气漏出来,压力平衡些后再完全打开。

2

如何开启一瓶剧烈晃动过的碳酸饮料?

其中一个答案是先静置,让二氧化碳重新溶于水,如果想喝冰冻的碳酸饮料,可以把碳酸饮料倒入到一个开口的容器内再去冷冻。

但可能有人嫌上述方法太慢,这种情况下,可以轻轻地敲打碳酸饮料的瓶壁和顶部,让气泡破裂加速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然后慢慢打开,就可以避免发生喷瓶盖喷饮料的现象。

重要提示!!!

切勿将碳酸饮料加热

或者放入0℃以下冷冻

正确开启香槟等气泡酒的方法

虽然在宴会上会让软木塞往上弹出以製造节庆欢乐的气氛,但为安全起见,还是静静的打开比较安全。

1

将酒瓶充份冷却,理想的温度为10~12℃。

2

可以在软木塞上覆盖餐巾。

3

以左手握住酒瓶,再以右手旋转打开软木塞。(以旋转并持续力量向下押住软木塞的方式打开)

4

软木塞稍微上升后,也不要突然用力拔出,而是要持续往下压软木塞便会自己慢慢弹开。

5

千万不要用拔塞器来开汽酒。那样会有危险:软木塞和拔塞器弹入你的眼中。

6

无论如何开汽酒的时候都不要对着人和易碎品。

7

大家还是好好用开瓶器吧!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