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从“日本第一”到“平成不况”,中国人应该如何理解日本人的心态变化
上观新闻2021-01-11 16:34:00
摘要:“理解日本人的心态变化,才有可能实现中日新的和解。”

动画片《樱桃小丸子》里,小丸子和爷爷经常因为抢不到家里的电视机使用权而“抱团取暖”。你知道这个情节意味着什么吗?

带着新著《昭和风,平成雨:当代日本的过去与现在》来到幸福集荟书店,历史学者、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沙青青向台下读者抛出这个问题。

1986年8月,《樱桃小丸子》漫画原作开始在《RIBON》杂志连载。在短短三四年间,以出人意料的超高人气跻身日本国民级漫画之列。1990年,改编动画开播,一度成为日本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动画片。这部围绕淘气小学生小丸子及其家人日常生活而展开的作品之所以能引发日本观众热捧,除了幽默逗趣外,更因为这部动漫作品成功唤醒了战后一代日本人的集体回忆。

沙青青分析,《樱桃小丸子》以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为时代背景,在小丸子家中,负责赚钱养家、身为工薪族的爸爸樱宏志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除了能在家随心所欲享受啤酒外,另一项“特权”就是能独占家里的电视机。以工薪族为代表的新中产积极的崛起,正是那个时代日本社会的特点。从1955年到1973年,日本全国的经济实际增长了8倍。置身1945年战败之时,连日本人自己都很难想象仅10年时间后,这个国家就能慢慢过上《樱桃小丸子》故事里看似平淡却又安稳温馨的日子。

近百年来,日本经历昭和(1926-1989)、平成(1989-2019)时代后,进入令和时代。在日本国内的历史研究中,素有“昭和史研究”一说,把贯穿六十余年,跨越战前、战后两个不同社会的昭和时代视为一个整体。这种研究更注重日本战前、战后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与之相对,1989年后开始的平成时代与之前漫长的昭和时代之间也有极为紧密的联系。

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昭和风,平成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日本经济起伏与社会演进的梳理,揭示身处其中“人”的感受;第二部分以棒球运动为切入点,以“球”为线索描述百年间日本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第三部分讲述了以“书”为载体的文化故事,甲子园、村上春树、岩波书店等日本文化符号都在其中有所呈现;第四部分可视为一个另类小结:对昭和之前历史人物的浪漫想象以及对平成之后新兴政治家的憧憬,或许正反映着昭和与平成时代日本人的焦虑和期待。

结合十多幅历史资料、影视作品、报纸新闻的图片,沙青青向现场读者描绘了昭和至平成近百年日本时代的变迁。一张昭和天皇和麦克阿瑟形象、身材形成鲜明对比的照片,映射出1945年以后的美日关系。此后,日本经历了战后的快速复兴、日美安保条约的签订和民众反对安保条约的斗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昭和日本进入黄金期,一切似乎都在变好。小津安二郎电影《早安》和漫画《樱桃小丸子》中的情节,是日本家用电器快速普及和文娱生活增多的表现,日本由此实现国民整体生活提升。在这一时期来到日本进行田野研究的美国学者傅高义捕捉到这一变化,其著作《日本第一》一度风靡美日。

随着泡沫经济达到顶点后破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进入通货紧缩时代。从“日本第一”到“平成不况”,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等作品,或多或少透露出日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平等社会崩溃、地方社会凋敝等问题。

“对日本人来说,昭和的六十年和平成的三十年是五味杂陈的。昭和的开端是不幸的,中段是繁荣的,末年又是幻灭的,而这幻灭感笼罩了之后平成的三十年。”沙青青说,平成时代日本社会的种种变化是对此前昭和时代种种现象的映射与反馈。这种因果关系,“由风而雨”,正是书名《昭和风,平成雨》的来历。“以学术标准来看,这本书不是一本论述日本近现代发展历程的通史类著作,更多是想通过对各式各样历史断面的揭示,从看似琐碎的历史细节中串联起日本当代重要的人事物。”

“尽管不研究日本史和当代日本,但我对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一直充满好奇,也深感中国的民族复兴离不开中日关系的真正改善,而民心相通与理解是基础所在。”为《昭和风,平成雨》撰写序言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认为,从昭和到平成一直到进入令和,“理解日本人的心态变化,才有可能实现中日新的和解”。他提到一个有趣的对比,日本在1964年、1970年相继举办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而中国于2008年、2010年相继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两国都是在相应时期迎来高速增长期并实现赶超成为第二经济大国。“某种程度上,日本是我们最值得研究的国家。中国一步步走到今天,需要有效地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王健表示。

“这些‘由风而雨’的历史点滴,正是发生在日本近现代史上最跌宕起伏,又与中国关系错综复杂、影响深刻的昭和平成年代。”王健评价,近代以来,中日地理上的接近并没有带来双方认知上的亲近。“俗话说,‘魔鬼’隐藏在细节中。”王健希望,通过对昭和平成时代日本社会心态和国民价值观变迁的细节描述,读者能对日本当代文化有更深切的体认,从而以一种“了解之同情”的态度进一步认识这个搬不走的邻国。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2021年1月8日,佩戴口罩的行人站在日本东京涩谷区的一处路口
题图来源:新华社
作者:施晨露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