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古典、国乐、多元……上海音乐厅发布2022音乐季演出单安排
东方网2021-12-23 20:50:07

东方网12月23日消息:12月23日,上海音乐厅公布2022音乐季1月-8月演出和活动内容。以“城市生长、音乐与共”为主题,音乐季涵盖“特别呈现”“古典”“国乐”“多元”“亲子”“艺术教育”等6个板块。

2022年3月18日至31日,文旅项目“海上生民乐”将重新归来,与观众再度相约。今年10月,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 驻场演出,“光音故事”大型3D Mapping墙体秀,“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三位一体,建筑、光影、音乐的高度融合,为观众带来震撼人心的沉浸式享受。

mini音乐节是上海音乐厅自2013年开始策划推出的一个古典音乐节,每年以一个主题连续举办3场音乐会、3场讲座,是上海剧场行业首个兼具学术和艺术的音乐节。明年8月12日-14日, mini音乐节策划以“巴赫计划”为主题,邀请小提琴家宁峰与青年指挥家金郁矿领衔的新古典室内乐团合作,带来两场巴赫《小提琴协奏曲》音乐会及一场巴赫《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音乐会。宁峰将以独奏及协奏的方式挑战巴赫小提琴音乐的巅峰作品。

低门槛、高品质,是上海音乐厅公益项目“音乐午茶”的一大特色,深受市民喜爱。明年“音乐午茶”将迎来10周年,音乐厅将策划一系列音乐会奉献给支持午茶的新老观众。

古典、国乐、流行等领域的多位中国艺术家将登上上海音乐厅的舞台,奉献精彩演出。“古典”板块坚守纯正原味,室内乐、独奏、声乐独唱等形式轮番上演。

上海音乐厅与上海爱乐乐团联合策划,为观众奉上各具风格的4场室内乐重奏专场音乐会,包括“摄人心魄——铜管重奏专场音乐会”、“弦乐的风情——弦乐小乐队专场音乐会”、“木管新声——木管五重奏专场音乐会”和“弦歌悠扬——弦乐四重奏专场音乐会”。

琥珀四重奏

小提琴演奏家黄蒙拉与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将与观众相约音乐会。青年钢琴家罗维与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潘畅组成二重奏演绎“爱在冬季——罗维与潘畅钢琴与大提琴二重奏音乐会”。二胡演奏家陆轶文与东海岸四重奏将在春节为观众带来新春音乐会。长笛演奏家胡喆、单簧管演奏家陈坤、双簧管演奏家黄铮、圆号演奏家曾韵、大管演奏家刘照陆组成“海上”木管五重奏,在5月1日带来“金奖首席之声”。第一支在国际室内乐大赛上获得冠军的中国四重奏组合“琥珀四重奏音乐会”将首次在沪上演出。

此外,钢琴家吴牧野将于1月14日再度莅临上海音乐厅,演绎李斯特的巅峰作品。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艺术家,男中音歌唱家王云鹏携手钢琴家薛颖佳,将在音乐厅的舞台演绎声乐套曲《冬之旅》。“95后”最闪亮的古典新星之一,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旎将在 5月4日在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

“多元” 板块将解锁音乐的无穷可能性。“乐∞(乐无穷)”系列音乐会共呈现4台不同类型的音乐会:“爵士‘曈’话之镜变空间音乐会”由爵士鼓演奏家徐之曈牵头发起,运用数字技术开拓爵士乐的可能性;“法兰克福头盔乐队音乐会”利用模块合成器,试图对声音本身进行突破;“清醒梦·睡眠派对氛围音乐会”邀观众开启一场梦境;“竹之四季——竹笛/尺八、大提琴、钢琴三重奏音乐会”由青年竹笛演奏家张维本领衔,引导听众对音乐的色彩去思考。

“乐动音浪”系列将有 5 台音乐会:⻘年男中音何亮辰,音乐剧演员徐均朔将分别举办独唱音乐会;唢呐演奏家胡晨韵将带来唢呐“全开麦”音乐会;福禄寿三胞胎姐妹将与乐迷们重逢,展现她们的古典专业实力;爵士乐演奏家黄野将用即兴的手法链接历史时空,带来一场独一无二的音乐体验。

国乐板块,民乐大师将陆续登上舞台演绎经典。古琴演奏家戴晓莲与笛子演奏家詹永明二人联手,将带来古琴笛箫音乐会。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将带来一场以琵琶艺术为主体的国乐跨界融合音乐会。

“玲珑国乐系列”以听乐、赏乐、玩乐的形式普及民乐。明年以“万象”为题,1月至8月将带来“江南丝竹的旧颜新貌”“笛声新纪”“扬琴礼遇东西”“沉浸·廿一古筝”“皮鼓咚地来——打击乐专场”“ 世界大不同”“圈出·国乐\Remix”主题音乐会,持续解锁国乐的多重新玩法。

近年来,上海音乐厅一直在尝试新的突破,从“码头”到“源头”,在原创道路上不断探索。明年4月起,全新打造的音乐剧《四两青春》开启上海、南京、北京三地巡演。明年6月4日,上海音乐厅亲子品牌“家庭音乐会”的原创剧目《帕格尼尼侦探案》,将前往苏州演出。该剧曾在上海音乐厅多次上演,不同于一般正襟危坐的古典音乐会,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听懂古典音乐。

作者:包永婷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