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专家支招|面对香甜诱惑,“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上海徐汇2022-05-22 21:41:06

上一期,我们刊发了《初夏品鲜,勿忘水果有“核”》,介绍了吃水果时切忌“囫囵吞‘核’”。有网友疑惑,水果的核要区别对待,那各色水果的皮可以食用吗?例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到底对不对?为此,记者继续采访到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主任乔勇进,一起来听听他怎么分析。

一年一度春去夏来,各色水果将悉数如约登场。面对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新鲜果品,市民可能会“急”不择食,皮肉皆纳,虽然收获畅快淋漓之感,但这种吃肉(果)不吐皮的食用方式有待商榷。

众所周知,想吃美味的水果,首先从果皮开始下口,有些是品鲜心切,垂涎欲滴,急不可耐,下口为先;有些则是嫌麻烦,不如皮肉尽纳,便宜不留外;还有的有品皮嗜好,享受咀嚼的快乐。那么,果皮是否可吃?乔勇进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常识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

大自然充满着神奇。都是果品,有些是只能吃果,不能吃皮;有些是果和皮都能吃;还有些是果和皮都不能吃。

我们知道果品的果肉是我们品鲜的主要部分,其风味特色浓郁,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

果皮中的营养成分也很多。果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此乃人体需要的第七大营养素。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延缓血胆固醇上升的作用,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预防肠癌的发生。

果皮中还含有花青素等活性物质,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和身体内的维生素C、维生素E组成联合抗氧化体系,对预防心脑血管和美容保健有一定作用。

当然果皮属于果品的外围保护组织,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存在环境污染、病虫侵染、药物残留等风险因素。

果皮农药污染恐怕是大家最关心的,因为水果在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需要施用一些农药,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农药安全与残留问题。现在国家提倡绿色农业,果农需要按照相关法规管理选择和施用农药,确保果品安全水平。

另外是果蜡问题,很多人吃苹果等水果一定要削皮是觉得水果表面有种油状的果蜡,担心这些蜡会对身体有害。其实果蜡是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允许来添加使用的,能对水果起到保鲜作用,防止水果在贮运中变质,能有效防控微生物和农药的侵入,这种果蜡其实不必担心。

当然果皮表面可能还存在一些病斑、机械或虫咬伤疤及灰尘等,这些要根据情况区别分析。机械或虫咬伤疤可能会造成果皮组织纤维化,口感粗糙,但不影响食用;病斑如果仅仅是表面有少许菌丝、没有引起果品腐烂变质,清洗后也是可以食用的,如果出现腐烂变质就不要吃了,对健康不利。

如果仅从营养的角度出发,在购买了合格、少污染的水果前提下,选择带皮吃水果肯定能摄取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膳食纤维。但是,吃不吃水果的皮,主要是看果皮的味道、口感和个人喜好,还要综合考虑果品本身的营养、个人的饮食习惯、肠胃功能等综合因素。

一般情况下,营养丰富、口感可接受、安全无害是选择果皮食用的基本条件。如苹果、梨、桃、葡萄、山楂等均是适宜的果品。有的水果皮从中医学角度来说也有很好药用价值,在适当季节推荐食用,比如西瓜、柚子等。但需提醒的是,如果吃水果皮,一定要购买质量好且安全可靠的果品,这样可以减少有害物质,保证安全。同时食用前一定要把水果彻底地清洗干净,决不能“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可选择使用苏打水或者盐水浸泡水果,把果皮尽可能清洗干净之后再食用。

有一些水果皮食用口感差、味道苦涩,而且可能会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如刺激肠胃的鞣酸等),建议去皮食用,切莫贪小失大。

乔勇进认为,即使果皮风味好、有营养,不一定适合所有人,需要考虑消费人群个人适宜性的问题。如胃肠功能虚弱的人不要吃果皮,胃肠道术后在恢复期的患者也不建议吃果皮,果皮中硬纤维对肠胃有刺激作用。

对于老年人而言,夏季可以把水果连皮煮成汤水。老年人牙口不好,胃肠功能下降,果皮咀嚼不充分,多食果皮会进一步增加胃肠负担,不建议直接食用,可用料理机打碎后食用,也可充分洗净后,切成块,煮成汤水,凉至常温再连汤带水一起吃下。

随着夏季到来,大量新鲜水果陆续上市,将开启一年一度的解“馋”品鲜盛宴,希望大家快乐享受。同时,也提醒大家:品鲜莫太急,皮肉要分离;品肉可尽兴,吃皮看前提。

选稿:施丰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