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文物”首度来沪,走进轪侯家“讲究”生活
东方网2023-03-04 08:28:18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3月3日报道:上海市民又迎来一道文化盛宴。闵行博物馆携手湖南博物院打造的《汉·无极——马王堆文物精品展》正在闵行博物馆展出,百余件重磅文物再现这一“考古奇迹”,也带观众走进轪侯家“壕”气又讲究的生活。

作为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马王堆汉墓以2000年不曾腐烂的女尸辛追夫人震惊世界,出土时辛追夫人皮肤柔软,毛发尚在,四肢关节可以弯曲伸展,血管清晰可见,堪称人类防腐技术奇迹。

辛追是西汉初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夫人,这是一个家族墓地,葬着利苍及其夫人辛追、儿子利豨一家三口。一起出土的还有700余件精美漆器、500多件丝织衣服、50篇“百科全书”式简帛文献……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可以窥见汉代人是如何“吃喝玩乐”,也可见当时漆器工艺、丝织技术、天文地理的辉煌成就。

利苍生于战国末年,逝于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惠帝二年,又因功封轪侯,因封在轪县(约今河南光山县和罗山县之间),所以称“轪侯”。在汉初至惠帝140余个封侯中列120位,食邑七百户。

轪侯爵高禄厚,家藏千金,奴婢成群,琳琅满目的展品铺就一副西汉初期贵族生活图卷。

吃饭是大事 烧烤火锅不能少

展览现场展出众多漆器黑红相间,光鲜亮丽,仿若新制。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娇告诉记者,这些大部分为原件,由于马王堆汉墓优良的保存环境,使得大量汉初珍品出土时都保存完好,才得以让今人看到两千年前的光泽。

云纹漆匜,像一个大大的水瓢,外底朱书“轪侯家”三字,匜壁画有四只翩翩起舞的凤鸟。古人在举行重要礼仪活动时或饭前饭后都要洗手。漆匜为浇水器,漆盘为接水器,基本上是成套出现的。在洗手时由一长一少奴仆服侍,长者持漆匜自上而下浇水,少者捧盘在下承接。

轪侯家各类成套餐具,形象解读了汉初饮食礼仪和方式。餐前要沃盥之礼,餐时以筵铺席,以席设位,也就是现在的分餐制。宾主次第席地而坐,面前摆放食案,上列各式餐具,食品丰简按地位高低不同。

轪侯家都吃些什么?马王堆汉墓一共出土了722支遺册,也就是随葬品清单,其中350余支是与吃有关的。遣册中记载的食物种类涉及主食、肉食、瓜果蔬菜、饮料、糕点等百余种,烹饪技法有煮、蒸、烤、炸、煎、炒等。

轪侯家的主食种类丰富,米饭除了常规的白米饭外还有麦米饭、蚕米饭、黄粟饭等,有时还会在蒸饭时加些红枣。菜品的种类也很多,烧烤类的就有串烤鲫鱼、裹烤甘薯、烤狗肝等;煎炸类的有煎焖雁、煎焖野鸡等;蒸菜类的有蒸泥鳅、蒸鳜鱼等。轨侯家还喜欢涮火锅,涮料有牛肚、小猪肉、鸡肉片和藕片。

出土全世界最轻薄的衣服

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一件举世罕见的文物,素纱单衣。整件衣服均使用蚕丝织就,总重量为49克,非常飘逸,甚至折叠起来可塞入小火柴盒中,是全世界迄今为止现存年代最早、保持最为完好、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是我国汉代纺织工艺高度发达的实证之物。

如此轻薄飘逸的衣服,古人是如何穿着的呢?喻燕娇说,多数学者认为它可能穿在锦绣衣服的外面,既可增添其华丽,又可产生朦胧美感。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当作一种内衣穿着的。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随葬专用。

记者看到,这件衣服这么轻薄的原因,可不是因为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丝非常的细,据说一根长900米的丝约1克重。它背后隐藏的是古人从蚕种到蚕茧,从缫丝到织造,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

喻燕娇透露,曾经专家们仿制素纱单衣屡次失败。原来现在的蚕都是四眠蚕,眠是指蚕生长过程中休眠蜕皮的过程,多休眠一次,蚕的个头变大,蚕丝自然也发生了变化,产量变高,蚕丝变粗。所以用现代的四眠蚕吐出的丝,来复制素纱单衣几乎没有可能。而近年有研究机构用药物诱导出汉代时的三眠蚕后,便迈出了复制素纱单衣重要一步。

失传佚书又“重见天日”

马王堆汉墓也被称为“2200年前的地下图书馆”,利豨墓出土13万多字的帛书、简牍,均为战国至汉初的文献抄本,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医学、历史、艺术等领域,多为“焚书坑儒”幸存,而后又失传的佚书。这批简帛反映了轪侯一家及汉代贵族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是研究秦汉文化思想、科技成就、书法艺术等的珍贵资料,受海内外学界高度重视。

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出现在此次展品中,此书最精彩、科学价值最高的是31幅彗星图,它们形态逼真、数量众多,每幅图都经得起科学推敲。每颗彗星都有彗头、彗尾,有多有少,有弯有直,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对彗星的观测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

帛画《导引图》绘有各种运动姿势,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运动保健的重要性,并创造了一套以呼吸运动与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医疗体育方法。据说现今流传的“易筋经”基本动作都能从“导引图”中找到原型。

“本次展览是我们与汉代的先辈们共同编织出的梦境”,闵行区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徐迪这样认为,在展厅最后部分,依托多媒体设备辅助,大型投影秀《永生之梦》构建了汉初人们心中的幻想世界。徐迪说,透过马王堆出土文物展示出奇异瑰丽的天上仙境,相信让愿意探索古人精神世界的观众也能一饱眼福。

作者:熊芳雨
选稿:夏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