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强迫症是世界十大致残性疾病 专家:科技发展必将为诊疗带来新思路
东方网2023-07-10 14:04:11

东方网通讯员乔颖7月10日报道:强迫症是精神障碍中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被称为“精神疾病中的癌症”,亦是世界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2023年中国强迫症论坛在沪举行。专家表示,强迫症的病程大多是慢性病程。治疗过程的关键要点是早发现早治疗,需要患者和医疗团队一起配合规范化治疗,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跟踪观察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和治疗目标。

2018年,中国强迫症论坛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发起,至今已举办至第五届。本次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主持。本次论坛主要聚焦强迫症的生理机制、临床现象学分析、国际诊治规范和最新标准,并从脑科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领域分析了强迫症诊疗的未来发展,对中国强迫症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进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此次论坛是疫情后强迫症诊疗相关领域专家首次以线下形式相聚召开,具有再出发的标志性意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院长赵敏强调。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主任委员王小平用“合作”“交流”“扩大”三个词表达期待能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强迫症的诊治水平。

强迫症在国际报告的研究数据中治疗有效率为40-60%,但其中只有20%能达到临床治愈。在临床上,强迫症的误诊率仍然较高,一部分患者常常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就算使用了心理、药物、神经调控疗法,仍然有20-30%的患者疗效较差,从而发展为难治性强迫症。

作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强迫症诊治中心负责人,王振副院长回忆了治疗过的年纪最小的是一位14岁的中学生。孩子原先成绩很好,但期末考前半年生病,出现了许多强迫症状,他需要花3个小时上厕所,总怕脏、怕伤害别人,怕自己说了不尊重别人的话,成绩因此一落千丈,面对患者的痛苦。

当时,强迫症研究团队与中科院神经所以及一家创新企业合作,正在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研究,将为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带来曙光。脑深部电刺激又被叫做“脑起搏器”治疗,是首个采用国产“脑起搏器”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项目,也是首个采用国际领先的双靶点刺激技术治疗精神疾病的大样本临床研究,目前已经有30余名难治性患者接受了治疗。60%的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水平,一些早期入组的患者刺激参数不断降低,且症状没。

王振认为,科技的发展必将为强迫症诊疗带来新思路。他对此充满信心“医生们、科学家们希望与患者和家属一起并肩前行,我们一定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作者:刘轶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