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焕然一新!洋泾“美丽街区”建设持续推进
浦东发布2024-06-26 11:58:13

炎热的夏天正悄然降临,一条树影斑驳、环境优美的道路,一定是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近日,洋泾街道巨野路、沈家弄路的“美丽街区”建设工程基本完工,“高大上”“烟火气”兼具的洋泾新景呈现在大家面前。

图片

改造前,巨野路与沈家弄路均存在道路狭窄、人行路面破损严重等问题,影响居民的日常出行,道路两侧绿化植物生长也过于茂盛,占据居民的活动空间。去年以来,洋泾街道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要求,启动巨野路、沈家弄路的“美丽街区”建设,内容包含街面道路和绿化地带升级改造、街区美化与功能提升、围墙立面更新、增设城市家具等。

改造工程优化绿化分隔带的布局,并在内部增设绿道,这使得巨野路人行道从原来不到3米,普遍拓宽至约5米。人行道全面翻新,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也作了规范限制,行人通行感受极大提升。工程还对道路沿线的残破围墙、商铺店招统一修复翻新,并在沿街围墙上增加趣味彩绘,让道路可玩、可赏、可休憩。

樱花和药文化为主题的社区口袋公园,在巨野路、沈家弄路路口精彩亮相。街道利用原有面积较大的绿化区域,改造这处“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公园内植入多个可供休憩活动的微空间,增设健身步道和休闲座椅,并配置多功能的活动器械,让这里成为居民健身休闲的理想场所。

图片

美化工程中最具创意的是三面3D“人体打印墙”——只要走近它,轻轻将自己的身体压进针雕墙里,体形轮廓就能在墙的另一面凸显出来。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出自己喜欢的姿势,制作自己、表达自己,路过的居民纷纷前来体验。

沈家弄路周围有多所小学与幼儿园,这次街区改造注重采用儿童的“一米视角”。为保障儿童出行安全,街道采用花箱和艺术立柱,围合出供行人安全通行的通道,花箱上的图案由小朋友亲手绘制,为整个街区增添童趣的色彩。为方便家长接送孩子,街道在学校和幼儿园周边规划供家长等候休憩的区域,放置充满艺术感的特色座椅,同时协调公交站点移位,为家长提供集休息、娱乐、沟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空间。

此次升级还为两条路上的硬件设施智慧赋能。公共电话亭全面升级为数字公话亭,具有一键叫车、助老一键通等7大功能,帮助老年人解决打车软件操作难、高峰期以及偏远路段路边叫车难等问题。老年人只需用手机扫一下、点一下,就能实现一键快速叫车。

图片

街面上的垃圾箱也面貌一新。管理者可以直观地在管理软件上,看到所有智慧垃圾箱的准确位置与箱内垃圾的存放情况。如果垃圾满溢,系统会自动发出通知,提示附近的保洁人员进行处置。

本次街区改造得到社区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社区青年出谋划策,共提出144件提案;街道携手专业城市规划设计单位,邀请社区退休老人、在职青年、在校学生等全年龄段人群举办“我的理想社区”居民沙龙,深度参与到社区规划中,共谋大家身边的道路新景。

接下来,洋泾街道将继续加快推进“精品城区”建设,脚踏实地将社区规划美好蓝图打造成美丽的实景图,持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选稿:罗芳娜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