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博物馆:在叫卖声中“复活”老北京记忆
声音博物馆里的参观者。新华社记者 王晓洁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王晓洁、谢昊)“唤头”“唤娇娘”“抓半空儿”……这些看似颇为陌生的名词,是老北京各式各样叫卖和响器的说法。如今,北京史家胡同的声音博物馆复原了这些古老的声音,给人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记忆。
“哎,卖梳头油卖网子卖雪花膏卖粘花刨花,外带针头线脑。哎,货郎送货到门庭,胭脂香粉绣花针,五彩丝线玻璃镜,玉镯银簪货色真。”这段叫卖就是“唤娇娘”,货郎走街串巷出售化妆品时的“台词”。
声音博物馆是史家胡同博物馆的“馆中馆”,面积不大,仅有4平方米左右,四壁都铺设了吸音板,中间有一块触摸屏,来访者可以点击播放300多种古老的声音,包括叫卖、响器声、蝉鸣、鸽哨等,共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主题。
观众进入史家胡同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吴凯翔摄
“孩子可以在这里学到生动的历史和文化。”40岁的参观者蔡女士告诉记者,她带着10岁的女儿,在声音博物馆的互动屏幕上几乎点击了所有声音来听。
叫卖是北京特有的民俗文化。位于声音博物馆中央的触摸屏好似一个神奇的“时光机”,每当声音响起,人们瞬间被拉回到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老北京。
“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
“抓半空儿”其实就是卖花生米。北京人把炒熟的不太饱满的花生叫“半空儿”,“虎撑子”是卖药小贩使用的响器,“震惊闺”是磨刀磨剪子所用的叫卖工具,“对君坐”是修脚匠业招徕顾客的板子……真真切切的声音,带人们走进一段活生生的老北京生活史中。
发起并主持声音博物馆工作的,是一个中英混血、中文流利的人,他叫秦思源。声音博物馆所在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就是秦思源外婆凌淑华的祖宅。作为画家、文学家,凌淑华是与林徽因、冰心同一时代的才女。
秦思源并没有在祖宅里生活过,却与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于1971年出生于英国爱丁堡,8岁来到北京,在史家胡同小学上学,同时在什刹海体校学了3年武术。12岁后回到英国读中学和大学。
秦思源的父亲秦乃瑞是爱丁堡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受家庭的影响,秦思源选择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文化作为大学专业,毕业后在大英图书馆进行国际敦煌学项目的研究。2002年,他以艺术家、策展人的身份定居北京。
声音博物馆的项目启动于2013年。当时,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决定将凌家祖宅修建成为史家胡同博物馆,征求秦思源的建议,他提议建一个声音博物馆。
“很多并没有研究过艺术的普通人对北京的声音很感兴趣,比如出租车打发票时的滴滴声。我才发现,声音能够很好地传达文化、历史和个人的感受。”秦思源说。
秦思源正在录制老北京响器的声音。(受访者供图)
2017年起,秦思源决定将自己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声音博物馆的工作中。在他看来,逝去的声音存在于当代人的脑海中,唤起人们的记忆与情感,也是当下的一部分。
复原老北京的声音并不容易。时过境迁,老北京的水车声、驼铃声、叫卖声等古老的声音永远地消失了。但是,秦思源并不死心。
几经周折,秦思源找到了94高龄的杨德山老人录制叫卖声。杨老先生年轻时曾走街串巷做过买卖。如今老人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经常忘词,一段叫卖声,往往要录很多次才能完成,秦思源已经成了老人家的常客。
曾经,骆驼是老北京大街小巷常见的运输工具。为了收录真实的驼铃声,秦思源远赴沙漠,跟随驼队走了大半天。
一个人主持了6年声音博物馆的工作,秦思源一直自掏腰包、自己找录制资源。现在,他希望将其升级为一个公共艺术项目,吸引更多人参与。
“一个人做事,进度太慢,能录的声音太少,吸收社会力量来做,它的能量会发挥得更大。”秦思源说,目前,他正在北京的798艺术区筹建相关的工作室,希望与更多人分享有关声音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