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馃子列传之二:分成两半的煎饼馃子
“世界上两个造物的每次相遇都是一场相互撕咬。”——卡尔维诺
入了冬,天亮得晚,一套煎饼馃子进了肚,还一人坐那儿梦游:
您说(suo),介煎饼不是天津原产的;馃子?内不就(zou)是油条嘛,哪儿没有?为嘛到了天津卫就(zou)成了煎饼馃子呢?介是(si)为嘛?
“嘛玩儿?您问我,我问谁去(qie)?”煎饼摊儿的大爷大妈都会同情地看着我,“您要不回屋再睡一觉?”
(以上请自行脑补配音)
得,还是自己琢磨吧。
望文生义,煎饼馃子得分成两半来“解构”:
先说煎饼。
比较可靠的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山东传统杂粮面煎饼,天津人把它改良为绿豆面煎饼。笔者走访了一些煎饼馃子摊,方得知这绿豆煎饼也有两种流派:
一种是干磨水调:绿豆粉加水、香料粉、小米面或其他杂粮,也有一些如郭德纲在相声中所说用羊骨头汤调制,但已极为罕见,稀有程度堪比二他爸爸钓上来的那波咸带鱼。干磨水调的面糊观感上更接近“面浆”,摊出来的煎饼颗粒感不强,但厚度均匀。
图为一家传统水磨绿豆煎饼馃子。
另一种则是更广为人知的水磨绿豆:提前一晚上泡发绿豆,讲究的会加点儿大料(八角)去豆腥味儿,一定要泡到绿豆脱皮出沙——据说传统的煎饼馃子摊前,都捎带卖干绿豆皮,用来装枕头芯儿祛火解毒。摊煎饼的时候边儿上支个石磨,一点儿一点儿从上往里添泡好的绿豆,石磨的转速还不能太快——其实这个原理有点儿像磨咖啡豆,陶瓷刀头的磨豆机导热性好,磨豆的同时尽量减少摩擦高温带来的焦糊味儿。磨好的绿豆面糊带着星星点点的豆绿色,直接上饼铛,“滋啦”一下,浓郁的豆香味扑面而来,“再来一套!”
水磨绿豆的操作过程。
笔者偶遇过几位水磨绿豆的硬核粉丝,只点一套“素皮儿”——也就是不加鸡蛋、不加馃子的纯绿豆面煎饼,大概就是那口绿豆的香气使然吧。
再说馃子。
馃子就是油条,不知其他地方的朋友们是不是也有这么称呼的。天津卫的馃子一般是两条长面坯儿两头“捏固”,中间分开。早年间馃子摊儿都备着大把的竹签子或者芦苇杆儿,炸好以后食客直接挑走,其中尤以枣红色的“棒槌馃子”为好,盖因外形而来。
大部分食客喜欢吃现炸的馃子,面、盐、碱和油温比例恰当,组合精准,出锅时用几尺长的筷子往箅子上一甩,那份飘逸比起“天妇罗之神”也不遑多让——无他,唯手熟尔。
除了馃子,天津人还喜欢夹馃箅儿,这可能是煎饼馃子里少数天津原产的物件了——说白了就是大号的薄脆,我个人也更好这口儿。据说早期还是夹着馃箅儿的居多,可如今普及馃箅儿的读音都要费点儿劲——明明是三个人的煎饼,馃箅儿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图为一套夹馃箅儿的煎饼。
判断一家的煎饼馃子品质几何,馃子馃箅儿是很直观的参照物:最次也得是每隔半小时送一波新炸好的馃子过来;如果旁边戳着个无缝衔接的馃子摊儿,这家基本上可以尝一下;如果直接自己炸馃子——那简直是灶王爷在世。
得,看到介会儿,肯定又有说风凉话的:“说了半天不就是面加面么?”
没错,煎饼馃子是地道的庶民食物,时髦话讲“B级美食”:用不上82年的香油,撒不起空运的香菜,绿豆不问出处,刀叉不能上场,“锅气”来自煤球——如此这般还能成就一代代哏儿都人的味觉记忆,吃得快乐,吃得开心,吃饱了蹬自行车该上班儿上班儿、该上学上学,介不挺好么?
至于为什么没提鸡蛋?
对不起,大部分情况下那是我们用来排队的,嘿嘿。
参考文章:
由国庆《煎饼馃子·煎饼果子·煎饼裹着》
赵永强《天津味道馃子》
下期预告:说完煎饼和馃子这两大台柱子,下一期咱们聊聊“煎饼馃子原教旨主义者”是如何优雅地与大哥大姐、大爷大妈“盘道”,最终完成从鸡蛋排队到把煎饼馃子塞进嘴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