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后,蒋勤勤的《西施》依然如此动人

2020-01-10 06:30:00 来源:凤凰娱乐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倾国倾城的西施,实乃红颜薄命,而那个效颦的东村女却能平安终生,浣纱至白头。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作为“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西施的美貌远近闻名,但西施的身子却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发她都皱着眉头,捂着心口,缓步前行,人们管这姿势叫“西施捧心”。可见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动人亦为邻女所仿。

1996年版的电视剧《西施》,由杨洁导演执导,对,就是《西游记》的那位女导演。可以说这版《西施》开启了我对中国古典美人的正确审美。

这部剧在豆瓣获得了8.2分的高分,那么现在让我们看下这部剧有什么魅力,24年后依然如此动人呢?

1、风格

要问中国四大名著,哪一个被播放的最多,那一定是86版《西游记》。每年寒暑假,电视上都会重播《西游记》,而我们也看得不厌其烦,它早已成为观众心目中公认的“神剧”。

相信凡是看过86版《西游记》的小伙伴,肯定都知道:杨洁导演是一位有追求的艺术家

从1982年开拍到1988年结束,《西游记》整整用了6年时间,剧组全体演职员用当年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这部巨著的拍摄,真可谓是六年磨一剑。

在杨洁导演的回忆录《敢问路在何方》中,有一个细节:杨洁导演看过日本版就是唐僧由女性扮演的那版西游之后,虽然对一些雷人剧情不满,但杨洁导演仍然评价它“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此可见杨洁导演本人很看重创新、与他人不同。

在选角过程中,杨洁导演这种创新观念得到充分显现。演员是边拍边找的。杨洁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只要符合人物形象,全都“不拘一格”悉数考虑在列。

比如杨洁导演拒绝选用京剧界的演员来演孙悟空,因为他们“离开锣鼓经就不会动作”。而六小龄童原本是达不到杨洁导演选角标准的,但因为他学的是地方戏,表演技巧比较生活化,再加上很年轻,能学习接受新东西,最后还是被选中了。

还有配乐大胆选用许镜清的电音作品,而不是央视传统的民族风格音乐。也是因为杨洁导演追求创新,对传统的“四平八稳老气横秋”的音乐风格不满。

同样,在这部《西施》中,杨洁导演的创新观念和风格一样体现的淋漓尽致:选角方面,剧中灵魂人物西施,杨洁导演竟然选用了19岁的新人演员蒋勤勤,事实证明杨导果然很会选人。

在当时,其他古装剧还流行各种艳丽妆容、土气服装时,杨洁导演执导的这部剧却崇尚极简,服饰清新淡雅。虽然布景、服装还有妆容现在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就是有一股和谐动人的美感,带着雅致的古韵感,放在现在也毫不落伍。

对于剧情,杨导的这部作品也是和《西游记》一样,尽量忠于原著(历史),慎于翻新。这也使得这部电视剧,汲取了历史故事的精华所在,不走样、不变味,成为我们乐于反复观赏的经典。

2、角色

轻柔似水,灵气逼人。”琼瑶为蒋勤勤取的艺名“水灵”,用于形容她早期的影视角色是分外妥帖的,19岁的蒋勤勤,就已出落成西施的倾城之姿。

蒋勤勤的西施略施粉黛,眉目像水墨画一般,点点水汽氤氲,风露清愁,一身朦胧雾气,柔到极致,媚到极致,一颦一笑动人极了。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说的就是她,西施。作为北影1994级的学生,蒋勤勤当年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北影。出演这部剧时蒋勤勤还在大二,这部剧中化妆师帮她修的柳叶眉真的非常精致,更添古典韵味。

其实在进入表演系之前,蒋勤勤10岁时就考入重庆艺术学校学习京剧,刚开始学的是青衣,后来改为刀马旦。专业功底相当扎实 。

虽然刚出道不久蒋勤勤的演技还稍显青涩,但随着剧情的深入,西施也被她演绎得相当细腻完整,从不谙世事的少女,到为国仇家恨走上复仇之路,再到后来爱上夫差,几次心理转变都很真实可信。

当时看这片子的时候我都惊呆了,没有夸张的服道化,自然的妆容发饰以及服装,终于世上有这么一个人可以把书里那句简单的“荆钗粗服布衣,不掩天香国色”这句话给表现出来了!

剧中西施被送到吴国之前,范蠡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 经过发愤勤练,美丽的西施既歌舞翩跹又礼仪得体,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华丽富贵。待人接物,十分得体。

不过“西施 , 越之美女也,貌极妍丽。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西施最美的姿态是她心口疼痛的时候紧蹙眉头的样子,让人怜爱万分。蒋勤勤的西施除了容貌外,蒋勤勤的哀愁和刚烈之气也挺合几分薄命红颜的意味,西施时期最有病美人的感觉仪态也很古典唯美。

蒋勤勤的西施好像是从古书上走下来的美人,后来入宫成了夫差的妃子,也是清淡雅致的装扮,云鬓间几乎没什么点缀,只耳旁留着一些碎发,看上去美丽端庄中又带着几分哀愁,如果真的有西施那也不过如此了。

剧中的郑旦扮演者是徐路。也是大美人一个,但不及西施。

3、情感

穿越岁月的风烟回望,历史上以美貌而闻名的女子多如过江之鲫,可惜大多红颜薄命。

二十一集电视连续剧《西施》以饱含情韵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两千多年前那个动乱的年代。都说“春秋无义战”,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两个君王之间的生死角斗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而又回肠荡气的历史书卷。

西施和郑旦作为绝世美女、亡国的女奴,心怀着国仇家恨、肩负着君王的委托,并到临都城培训,三年后学成献给吴王夫差。来到了吴国,去完成一项本不该她们负担的使命。在强权政治面前,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已的,违抗圣命丢了性命不说,还要连累家人。为此西施只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

但在这吴、越争霸的激烈斗争中,西施逐渐发现了她原来恨的也许是不该恨的,而爱的也许是不该爱的。她所认为的对与错变了位。剧中没有一味的赞美勾践,也体现了勾践的狡诈和虚伪。看到最后除了惊艳西施的美貌外更多的是感受战争无情与人性的丑恶美善。

在b站重温了全剧,总结一下勾践与范蠡的形象在西施心中崩塌的全过程:

1、西施得知刺杀事件的内幕:勾践派离英去馆娃宫刺杀西施,同时与伯噽合谋嫁祸给伍子胥,牺牲离英壮士,一箭双雕之计令西施意识到勾践为人歹毒;

2、勾践还给吴国的三万担粮种全是被水煮过的,导致土地颗粒无收,然“两国交兵,百姓何罪?”西施再一次感受到勾践的残暴;

3、西施当初以为三百死士死于夫差之手,后来被夫差告知以真相,三百死士是勾践用兵的计谋,全是被勾践逼着自杀的,所以杀父之仇无从谈起了;

4、西施把真相告知夫差,夫差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向她告白:为她丢了江山至死不悔。西施深感夫差情真意切,两相对比,更令西施感到夫差的至情至性和勾践的残暴不仁。

而爱上夫差之后,西施却发现推夫差国破家亡上绝路自己也有份,就算最后王后不逼她自尽,她又如何能无愧于心地活下去?

这些年,她步步为营、费尽心机,把最好的年华葬在了这深宫之中,只为了越国能东山再起,家乡能永享太平。如今,越国大仇得报,那她的以后,又该何去何从?

有关西施之死,流传比较广的主要有三种说法:一云她与越国大夫范蠡泛舟五湖而去,过着隐居生活,安逸终老。二云她为吴王夫差所杀而沉溺于江中。三云她为越王勾践沉死于江中。这些猜测,这部剧剧中都没有采用,因为西施一生为家国,所以这部剧里编剧最终让西施自己做了回自己的主,虽然是攸关生死的选择!

命运从没有让西施获得过幸福,这位宁罗山下的浣纱女,在勾践率越国大军占领吴都姑苏城时,由一枚棋子演变成一枚弃子,最终选择在灵岩山断肠崖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吴越春秋的烽火硝烟,从历史的云烟深处席卷而来。看完全剧,不由得感慨果然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吴王痴迷西施不假,西施间谍是真,然社稷的存亡不该算在一个女人身上。吴王夫差作为春秋时期一代枭雄,不可能仅仅因为女色而亡国。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同时也没有彻底的安顿后方,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而夫差并没有明白这一点,一味地北上征伐,争夺霸主,才使得勾践的阴谋得逞,趁虚而入。

西施无疑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即便遇上了能把她捧在手心的夫差,也心怀国仇密令,一生算计,最后香消玉殒。同时她也是春秋战国刀光剑影的历史上一道异常夺目、特别柔美的色彩。

谁说她是红颜祸水,虽她不能像男士那样拿起武器拼死沙场,但她却忍辱负重的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承担了救国的重任,亦足以令世人代代景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