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述年】“取消磕头拜年”传统习俗要与现代社会接轨
近日,河北邯郸市鸡泽县一村干部广播“取消拜年磕头”习俗。广播称,除春节期间不允许放鞭炮外,取消磕头拜年习俗。有村民称,老风俗应该传承;有村民则称,老传统应该改一改,此前有小辈磕头回来膝盖都是肿的。(1月20日《新京报》)
伴随着社会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可避免会和一些传统习俗产生摩擦与碰撞。围绕着是否应该磕头拜年,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意义之网”。赞成者认为,磕头拜年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助于塑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反对者觉得,磕头拜年是陋习,是陈旧的“文化枷锁”。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磕头拜年不仅有表达对长辈的感激与敬意、传递祝福和情感的功能,还具有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调和的功能。在乡土大地上,村民之间哪怕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矛盾与隔阂;碍于“脸面”、讲究含蓄内敛的沟通方式,让他们平时又缺乏调解说和的机会,借着春节磕头拜年的机会,化解恩怨情仇。从这个角度上说,磕头拜年不仅提升了村民们社会互动的深度,也有助于乡村社会治理。
老一辈人认同和遵循磕头拜年的传统习俗,年轻人却对此并不买账;对于他们来说,磕头拜年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认为这样的做法损伤了自己的权利与尊严,背离平等观念。有的家族人口众多,有的年轻人辈分小,磕头拜年往往会身心俱疲;磕头回来膝盖都是肿的并非玩笑,而是现实。
不论是闹婚习俗,还是偏方文化,抑或“祖上有仇,百年禁止通婚”和“坐月子陋习”,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一些重要的价值观依然受到农耕文明的影响;适应农村的自然环境,由当地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习俗在很长时间内发挥了积极作用,却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经济市场化和人口流动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乡村进入城市;即使是留守在农村的人们,生存生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乡村正经历着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村庄共同体被渐次消解。乡土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呼唤着传统习俗要与时俱进地进行重塑与更新。
磕头拜年所承载的文化传承功能,完全可以由其他活动代替。在广东、福建不少乡村都会举办“敬老宴”,不用磕头下跪,同样可以营造出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磕头拜年所具有的通过集体仪式来强化社会关系网络、调和矛盾来促进社会整合的功能,也完全可以通过“三老”理事会、“乡贤评理堂”等社会组织来承载。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诗化的语言,道出了社会变迁的迅速。一些传统习俗逐渐式微的同时,一些新的习俗也在逐步培育起来;对“取消磕头拜年”,没有必要过于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