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厂家的同一款药品在上海不同药房价格相差2倍,这背后是否藏有猫腻?

2020-04-13 08:50:35 作者:​陈泉 来源:周到上海

同一款药,即便药厂、规格、包装完全一样,但是在不同的药店出售,价格却可以相差2倍以上。

近日,刘女士在购买一款名为“鱼石脂软膏”的药品时发现,得一大药房此药的售价为51.8元,而其他连锁药店的售价仅为15元至16元之间,这不禁让刘女士感叹道:“这差价也太夸张了吧?”

同样的药,为何价格却相差了2倍以上?得一大药房关于这款鱼石脂软膏的定价是否合规呢?

▲视频:同一款药品,药房的售价却相差了2倍

市民疑惑:同一款药品价格却相差了2倍

近日,市民刘女士来到家附近的得一大药房,准备购买一款名为“鱼石脂软膏”的药品,从店员处得知可以刷医保卡后,刘女士根本没有询问价格,就刷卡付了钱,在她的印象里,这个药“大概也就十多块钱。”

没想到,这个药店的价格竟是51.8元!”

刘女士手里拿着发票,看着这个数字感到非常不可思议,此前她在其他药店也买过鱼石脂软膏,但从来没有这么贵过,于是她立即向店员求证:“是不是弄错了?”

▲得一大药房的鱼石脂软膏零售价为51.8元

然而,店员却一口咬定,这款药一直是这个价格,不可能弄错。

过高的差价让刘女士难以接受,付完款不到1分钟,刘女士便提出了退款,却遭到了店员的拒绝。

无奈之下,刘女士只好拿着药离开,刚走出药店,刘女士就打开了手机里的外卖平台,查找鱼石脂软膏的价格。

她发现,同样一款鱼石脂软膏,产自同样的厂家,同样的规格和包装,其他药店的价格普遍在15元至16元之间,浮动范围仅有几毛钱。

▲同款鱼石脂软膏在网上的销售价格对比

得一大药房这一款鱼石脂软膏的价格,是其他药房的3倍,合理吗?”

在刘女士看来,医保药品都是集中采购的,应该便宜才对,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走访发现:5家连锁药房只有1家售价为51.8元

刘女士购买的这款鱼石脂软膏是由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x20g每支。为了求证刘女士所说的差价情况,记者走访了5个连锁品牌的多家药店,分别询问这款药品的价格。

记者首先来到了刘女士买药的得一大药房剑河店,得知记者要购买鱼石脂软膏后,店员很快将药品拿了出来,并告诉记者价格为51.8元,可以自费购买,也可以刷医保卡。

记者:“我记得其他药店只卖十多块吧?”

店员:“我们卖50多,随便你(要不要)。”

记者:“为什么差这么多啊?”

店员:“厂家不一样,有的10克,有的20克。”

记者:“我看就是同一个厂家。”

店员:“一模一样不可能两种价钱,你去投诉就发财了,赔你十倍。”

结账的一位店员表示,她们只是员工,定价的事不归她们管,如果消费者对价格有质疑,可以向消保委等相关部门投诉,该店员一边为记者结账,一边说道:“不可能(贵这么多)的。”

随后,记者分别前往了另外两家得一大药房沪宁店和延安西路店,发现这款鱼石脂软膏的价格均为51.8元。

当记者提出差价的疑问后,沪宁店的一位店员说道:

不清楚别的店,反正我们是卖这个价。”

除了得一大药房外,记者还分别走访了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叮当快药以及海王星辰药房,同样一款鱼石脂软膏,这4家店的价格分别为15.6元、15元、15.8元以及15.3元,差价均在1元以内,但是这4家店都不能使用医保卡购买此药。

▲老百姓大药房的同款鱼石脂软膏零售价为15.6元

记者将得一大药房和老百姓大药房购得的鱼石脂软膏进行比较发现,两盒药品除了生产日期相差2个月之外,其余规格、包装、厂家完全相同,而价钱却相差了36.2元。

▲从得一大药房和老百姓大药房购买的鱼石脂软膏对比图

药价相差2倍背后有4大疑惑待解:

疑问1:药价相差2倍是否合规?

同样的药,为何价格却相差了2倍以上呢?得一大药房关于这款鱼石脂软膏的定价是否合规呢?

记者查询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机构——上海阳光医药采购平台发现,这款由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鱼石脂软膏,近三个月以来,参考采购价和参考零售价均为为45元,参照的医药机构均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并不在此列。

随后,新闻晨报·周到记者致电上海医疗保障局热线,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如果消费者是在定点药店刷医保卡购买鱼石脂软膏,那么药店可以在参考价的标准上加价15%;如果消费者不是在定点药店刷医保卡购药,那么则属于市场盈利行为,不在医疗保障局的监管范围。”

该工作人员建议,如果消费者发现药品售价超过了参考价上浮15%后的价格,可以向物价局反映,或者向药店总公司投诉。

记者算了一下,以鱼石脂软膏45元的参考价为基准,上浮15%后的价格为51.75元,而得一大药房51.8元的售价,超出了5分钱。

▲这款“鱼石脂软膏”在得一大药房的售价为51.8元

3月27日上午,记者就此事向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求证,得一大药房关于这款鱼石脂软膏的定价是否合规。

经执法大队调查,该药品定价是根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的参考价45元上浮15%后四舍五入所得,符合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标准。

该款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由药店自主定价,得一大药房明码标价,且销售价格和标价一致,没有违反市场监管价格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

普陀区市场监管局上述工作人员说道。

记者曾试图就此事联系得一大药房,但药店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对药品如何定价一事不了解,建议记者拨打药房官网电话。然而,记者多次拨打得一大药房官网电话,却一直没人接听。

疑问2:同一款药的出厂价一样吗?

同样的药,在不同的药房价格却相差2倍以上,药厂怎么看?是因为药品的进货价格不一样吗?

对此,记者联系了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负责出货的工作人员梁女士。

对方表示,鱼石脂软膏的出厂价格不方便透露,但是厂家都是统一的价格给到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卖给各个药店。

中间转了几手,就不清楚了。”

梁女士说,据她猜测,药价低的药店可能只被经销商转手了一次,而药价高的药店可能中间转手了很多次,但是药品最终售价的高低和药厂没有任何关系,“这些钱也没有进我们的口袋”。

梁女士直言,此前关于药品的定价,有相关文件进行把控,但是如今这份文件已经作废,如今药品的定价大多属于市场行为,一些平台为了竞争,推出了很多优惠活动,药品的价格就会变得很低。

有的电商平台,(药品)售价比我们的出厂价还要低。”

梁女士说,虽然药价不同的现象在行业内比较普遍,但是某些药店的药品定价过低,也让她感到很费解。

疑问3:药房的药价是如何定价的?

那么,连锁药房的药价究竟是如何定价的呢?

记者先后联系了多家药房,其中老百姓大药房商品管理部的钱先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们药房的定价流程。

据钱先生介绍,药品采购一般分为两种模式:集团采购和本地采购。

“我们集团在湖南,集团采购的药品发到上海时,会提供一个建议零售价。”钱先生说,集团采购的药品一般会参考物价网平台上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一个零售价,“这些零售价,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

而本地采购则是向上海的供应商购买药品,供应商在发货时,会向药房提供建议零售价。

钱先生表示,他们一般会综合这个建议零售价,以及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的参考价,进行最终定价。

供应商除了给我们药店发货,还会发给其他医院、连锁药店。”

钱先生说,不同的医药机构,采购药品的规模和数量不同,也会影响药品的供货价格,需求量越大,价格协调的空间也越大。

此外,有的药店还会选取部分药品进行降价,以促销活动的模式吸引顾客,这种现象在各个药店都会出现,而其他药店相同药品的价格,也是他们定价参考的重要标准之一。

个别药品确实会出现定价比成本价低的情况。”

钱先生透露,针对鱼石脂软膏这款药来说,最终的价格肯定不是一家药店能够决定的,而是综合了许多市场因素,“即便是亏本买卖,如果大家都卖这个价,我们也就卖这个价”。

疑问4:部分药房售价为何远低于参考价?

既然得一大药房的鱼石脂软膏的定价合规,那么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叮当快药以及海王星辰药房关于同一款药品15元—15.8元的定价,为何会远远低于上海阳光医药采购平台45元的参考价呢?

▲同一款鱼石脂软膏,部分药房的售价为何远低于45元的参考价?

3月27日,记者就这一问题分别采访了上海发改委、市卫健委以及医保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上海市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2018版《上海市定价目录》规定,市发改委只对部分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服务进行定价,例如门诊、住院以及部分检查费用,但是针对某一种具体的药物,不在发改委的定价范围内:

你可以问问卫健委或者医保局。”

随后,记者致电上海市卫健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卫健委对药店药品没有定价的权限,建议记者向药监局了解情况。

当记者联系到市药监局工作人员时,对方直言,药监局只负责监管药品质量问题,而药品定价的问题不归药监局负责:

无论是哄抬药品价格还是药品价格浮动不合理,都需要向发改委等物价部门咨询。”

最后,记者又采访上海市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对方则表示,针对这一问题,“医保局暂时不作回应”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