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二坝今何在?绿杨荫里白河堤

2020-04-30 10:23:00 来源:北京号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北段最大的水陆转运码头。通州码头运营达七八百年之久,直到漕运完全停止。明嘉靖七年(1528年)改造通惠河后,形成了著名的“五闸二坝”(大通桥、庆丰闸、平津上闸、平津下闸、普济闸;石坝、土坝)。今天我们就说说这其中的“二坝”。

明代通惠河和“五闸二坝”

明代吴仲改造的通惠河起自北京东便门外的大通桥,沿元代通惠河故道向东,至通州城西北,在里二泗入白河而又回到通州城北入北运河,即今天通惠河河口的位置。但是,由于地形的关系,通惠河入北运河处一直有高差,无法直接通航。因此,明代在通惠河河口处建石坝和卧虎桥跌水,上游积水形成“葫芦头”水域,作为北运河与通惠河倒船的泊船港,一直使用到清末。漕粮经石坝转搬入通惠河,然后溯河而上,经五闸逐级递运,一直抵达北京城大通桥码头。另为转运通仓漕粮,吴仲在通州城东关外建土坝码头一座,漕粮在此码头卸载,然后经通州城东门搬运至通州仓储存。通惠河上的五座水闸和通州城的土石二坝合称“五闸二坝”。

石坝和土坝码头是明清时漕运的专用码头,普通的商船、客船均不得靠岸驳船。

石坝码头在通州旧城北门外,位于今通惠河和北运河交汇处,即今通惠河口以南的运河西岸,在现今通州石坝遗址公园一带。石坝码头是接收转运至京城内皇家粮仓和暂时存放漕粮的专用码头。因为码头全部用石材砌筑,故称石坝码头。《通惠河志》记载:“石坝一座,在通州旧城北关外,嘉靖七年新创”,其规制为“高壹丈陆尺,长贰拾丈,阔壹拾壹丈”。 1987年通州区在通惠河口新建卧虎桥时,在桥南端附近出土大量城砖和花岗岩条石,应是石坝码头遗物。

土坝是漕粮由此转入通州仓的专用码头,建于嘉靖七年,位于通州旧城东门外的运河西岸,以木排桩挡土夯筑而成。开始因其数量较少,修建码头比较简易,没有砌石,因此称为土坝码头。嘉靖《通州志略》记载: “土坝一处,在州东城角防御外河。通仓粮米就此起载。”土坝码头的规模虽然没有记载,但是可以推断比石坝码头更大。因为根据明制,各地输京漕粮,曾经四成入京仓,六成入通仓。在土坝卸载的粮食比石坝多出两成,需要的场地自然更大。现在,土坝码头已经完全没有历史遗迹可寻。

在石坝码头西南部不远处,矗立着燃灯佛舍利塔。该塔建于北周,唐贞观、元大德、明成化年间均修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因地震损毁,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在原须弥座上按原样重建,为十三层密檐塔。当年,漕船上的船工,远远看到燃灯塔,就看到了终点,感到了温暖与安全。

清代通州水道全图

《潞河督运图》的卷首后半部分反映了通州土坝和石坝的繁忙情景。此图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各路漕船进京,通州潞河(今潮白河)上帆樯林立,漕船往来不绝时,冯应榴特意请镇江画家江萱创作的。

《潞河督运图》卷首后半部分是驳船抵达通州旧城东门外土坝的情景,停在岸边的装着一袋袋粮食的就是驳船,陆地上的粮囤群象征着通州仓。当然,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运到北京的漕粮,过程更为复杂。首先驳船要绕到通州城北的石坝(在通州北门外1里),这就是画面的中部和卷尾的情景。运河驳船在石坝东由水脚将一袋袋的漕粮扛到石坝西的石坝驳船上去,这样漕粮就由外河(北运河)进入里河(通惠河),以下向西先后经过普济、平津下(今花园闸)、平津上(今高碑店闸)、庆丰(二闸)各闸,抵达北京大通桥下。

这幅画完成以后,冯应榴在后面写下一篇有关这幅画的长跋。《光绪顺天府志》卷五十六《经政志三·漕运》将这段文字全文转录下来。

《潞河督运图》跋(部分)

冯应榴

“……石坝在通州北门外,州判管理。有楼名“大光”,取“损上益下”之意,满、汉仓场侍郎及所属官吏在内理事。坝前为潞河,后为通惠河,相隔三四丈。入京仓之漕抵于石坝,役夫背负粮米至通惠河剥船。役夫肩踵相接,数千累万,由把头管辖。……石坝迤北有浮桥,为通州榷税十三口之一。土坝靠近通州东关,州同兼管。入通仓之漕由此转入护城河小船,至旧城南门者,贮中仓;至新城南门者,贮西仓,城内均以车运,司事领管。……”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北运河漕运废止,土坝和石坝不再作为漕运停泊码头。新中国成立后改造通州旧城,通惠河主航道被填塞,石坝码头被废弃,土坝码头在修建居民区时也被填埋掩盖。

如今这两个古老的码头已难寻旧迹,古时码头货物转运的盛况只能见诸于史料之中。两座码头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起点,为漕运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京杭漕运的重要标志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