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王世瑶去世,享年81岁
2020-05-22 10:54:00
来源:上观新闻
摘要:“无丑不成戏”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浙江昆剧团获悉,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世瑶,5月22日凌晨因病去世,享年81岁。
王世瑶生于1939年,自幼从其父王传淞学艺,表演趣而不俗,有“南昆副丑”之美称。1980年12月30日,京昆大师俞振飞在《解放日报》发表《浙江昆剧团<西园记>观后有感》称赞“王世瑶则克绍箕裘,颇有乃翁传淞丰采”。
王世瑶演出的《十五贯》《西厢记·游殿》《鲛绡记·写状》《风筝误·前亲》等昆剧副丑折子戏,深受同行赞誉,尤以《十五贯》娄阿鼠一角深入人心。近年在沪上演的明星版三地合演经典剧目《十五贯》,王世瑶、张世铮等名家联手上昆中青年艺术家缪斌、胡刚出演。
元未 摄
1956年,由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被《人民日报》赞誉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王世瑶才17岁,跟着父亲王传淞坐绿皮火车晃荡了两天两夜到北京,见证了那段历史。王世瑶先跟随周传瑛学小生。周传瑛以“褶子、扇子、翎子”三子见长,一把扇子能把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舞出来,王世瑶近水楼台先得月,承袭了周传瑛举手投足间浓浓的书卷气。在昆曲艺术中,“丑”角表演有着十分显著的地位,素有“无丑不成戏”之说。在《十五贯》中,王传淞塑造娄阿鼠,将一个贼眉鼠眼的无赖演得极其逼真,被称为“昆丑之首”。王世瑶的“副丑”功夫,就来自他的父亲王传淞。上世纪80年代,王传淞去世后,王世瑶成为娄阿鼠的不二人选。王世瑶一直强调,“丑”并非搞怪,运用某些特殊身段,使观众把娄阿鼠和老鼠产生某些联想,是为了艺术效果,如果专门着眼于模仿老鼠形态那就是卖噱头戏。演戏靠变把戏,卖噱头不行。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元未 摄
©上观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观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上一篇:
韩天衡:如果穿越回宋代,我想成为苏东坡,但只有一样可以和他一拼
下一篇:
开业倒计时!这个浦东新区乃至上海标志性文旅项目有望暑期亮相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发表
×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回复
发表
- 回复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上海品牌之都建设推广服务平台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221821725
Copyright © 上观(沪ICP备10006364号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112014001)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3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3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