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油菌
图:卯晓岚
鸡油菌,又名杏菌、鸡蛋黄菌、黄丝菌、黄菌、黄花蘑、伏菌子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鸡油菌科、鸡油菌属,是一种外生根真菌。鸡油菌是世界著名四大名菌之一,也是全球六大著名菌根食用菌,古代称其为“山珍”,近代称其为“清净食品”,在日本被称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
鸡油菌形态特征
鸡油菌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喇叭形,肉质,杏黄色至蛋黄色。菌盖直径3~10cm,高7~12cm,盖扁平后渐下凹,边缘伸展呈波状或瓣状向内卷。菌肉蛋黄色,稍厚。棱褶延生至菌柄部,窄而分叉或有横脉相连。菌柄长2~8cm,粗0.5~ 1.8cm,杏黄色,向下渐细,光滑,内实。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7~10X 5~ 6.5μm。
鸡油菌属的小鸡油菌与鸡油菌在外部形态上难以区别,它们的颜色都为淡黄色至黄色,外形都是喇叭状,向下渐细,菌褶与菌盖同色,延生等。小鸡油菌在形态上较小,且菌柄是中空的,而鸡油菌的菌柄是内实的。
图:卯晓岚
鸡油菌地理特性
鸡油菌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非洲和大洋洲也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福建、安徽、西藏等。夏秋季于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稀近丛生。与云杉、 栎、栗、山毛榉、鹅耳枥等形成外生菌根。
鸡油菌与植物共生
鸡油菌与植物根以共生方式形成菌根菌,彼此之间形成互利共生体,鸡油菌对植物具有促进生长与发育的作用,在生态平衡的维护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鸡油菌对土壤中的铜、锌等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富集作用,在土壤质量改良和重金属污染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空间。
鸡油菌营养
鸡油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g干鸡油菌中含粗蛋白21g、脂肪5g,碳水化合物64g,粗纤维11g,灰分8.6g,热量1478kJ。鸡油菌总氨基酸含量大大高于一般食用菌,人体必需的苯丙氨酸含量513mg,赖氨酸230mg,苏氨酸743mg,缬氨酸354mg,亮氨酸583mg,异亮氨酸230mg,蛋氨酸283mg,是优质蛋白源。此外,鸡油菌的子实体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钙、铁、磷等多种矿质元素。鸡油菌性寒、味甘。
鸡油菌美食
鸡油菌有浓郁的杏香味,颜色鲜艳,鲜美可口,富有弹性,韧性相对一般的蘑菇更加足。鸡油菌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融合了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如鸡油一般, 故此得名。西式做法多以奶油、香草与鸡油菌一起烹制,中式吃法则多用来煲汤、炒肉。
图:菌物健康
责编: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