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财富大讲堂嘉宾经雷:做好基本面研究 研究驱动投资 实现投资者、基金共赢
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石海平)8月1日晚上七点半,新华网与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联合推出的投资者教育公益节目《国民财富大讲堂》第二十九期播出。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围绕“火热的基金,投资者如何与基金共赢”这个主题进行了精彩解读。
该节目在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新浪、腾讯、百度和哔哩哔哩等平台播出。数据显示,截至2日上午9点,通过新华网平台观看直播的网友近55万,节目也受到很多业内人士及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
谈“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偏差现象:三大原因
当前,财富管理市场存在着“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偏差。对此经雷认为三方面的原因造成这个偏差。
第一个偏差在于短期跟长期的差异。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投资是一生从事的工作,从一个很长期的角度来说,随着时间的拉长,投资获益的概率在增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期限相对短期,加上短期扰动因素造成投资者可能在不同基金之间切换及交易,操作的频率越高,获取收益的概率在降低。
第二个偏差在于组合投资理念。随着国民财富增加,从普通投资者的角度,也开始需要运用组合投资思路。而组合投资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是一直存在的。“对基金经理来说,不仅仅是标的选择,以及对资产类属、对市场、对宏观经济乃至行业都要有判断,而且还有另外一个技巧,那就是组合管理的技巧。如果普通投资者能够把组合投资理念融入到自身的财富管理中,那么会加大获利的确定性。”
第三个偏差在于专业能力的差别。面对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作为资产管理机构而言,需要不断夯实和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能够把这个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从而提供给普通投资者。
经雷对投资者提出两点建议:首先,面对投资的不确定性,时间的确是最好的朋友。“当你把时间拉长的时候,你在财富管理获益的概率会大大的增加。”其次,根据自身的情况,面对不同的风险偏好及风险收益诉求,投资者可以通过组合投资管理体现出来。
谈权益市场:通过基本面研究和研究驱动投资达到目标
权益市场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对于我国来说,权益市场同样重要,并且还承担着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型的重要角色。
对于我国权益市场,经雷认为,国内的权益市场处于一个弱有效市场的状态,基于这个认知和判断,要更好地在这个市场中胜出,必须要通过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和研究渠道投资者两个支柱来达到这个目标。
经雷说,面对弱有效市场,结构的变化会大于趋势的变化。针对结构的变化,只有通过基本面原件,才能够对结构的变化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在弱有效市场中,基于深度基本面研究能够产生主动管理的空间。因此,首先要建立好自身的深度基本面研究的框架体系和逻辑,之后,基于这个研究来驱动投资,才能产生主动管理的空间。”
据他介绍,在嘉实内部,主动管理围绕着人、核心能力圈和产品三个维度上进行匹配。“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包括大方向的判断,内部绩优人才的聚集,内部平台体系及平台赋能给优秀的基金经理,我们不仅能够创造出来卓越的业绩,而且在业绩的可持续性方面能够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卷。”
谈科技赋能理财:看清市场全貌 判断全面有效
在谈到科技赋能时,经雷以自己为例,当自己做研究员时,顶多可以翻看3年甚至5年的年报,真要把过往10年甚至20年年报装进大脑,这是不可能的。“科技赋能就能做到,把上市公司所有公告的内容通过机器以自然语言的处理出来,把这些信息完全地刻画出来,从而使得我们围绕基本面的框架进行判断的时候,运用更长久更丰富的数据,让判断更加全面有效。”
同时,经雷也表示,科技更多的是赋能,其实离不开人才。“只有建立于优秀人才的基础上,通过科技赋能才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好。”
《国民财富大讲堂》是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与新华网联合推出的投资者教育公益云课堂。节目每周两期,在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新浪、腾讯、百度、哔哩哔哩等平台同步播出。该节目立足高端,先后邀请了管涛、刘国恩、邢自强、金李、陈道富、刘元春、李迅雷、鲁政委、田轩、霍华德·马克斯、聂庆平、陆挺、刘尚希、祝宝良、甘犁、陈兴动、周延礼、唐涯、王忠民、高善文、鞠建东、刘守英、张铮、黄益平、连平、朱海斌、汪涛、张晖、任莉、钟蓉萨等国内顶尖经济界大咖,为广大观众解读疫情下的经济走向和财富管理,深受专业观众追捧。播出至今,已经成为经济界和金融界最受关注的节目之一。节目也得到了监管部门及相关金融机构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