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区长:坚持“开门”编规划 广泛吸收智慧 提高编制水平
9月7日下午,区委召开专题协商会,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同志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就黄浦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区委副书记、区长巢克俭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干部、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在内的方方面面意见建议。衷心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能够一如既往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努力调动广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入调查研究,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帮助区委、区政府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深化工作。
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卓夫出席会议。会上,陈卓夫通报了有关情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同志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围绕黄浦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踊跃建言,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建设性、前瞻性的意见建议。
巢克俭表示,大家的发言对于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区委、区政府将会对这些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分析,吸纳到规划编制中去。巢克俭就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要求:要“识势”,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中,必须坚持把黄浦放在上海、放在长三角、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放在全球大背景下,率先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要“应变”,把握发展规律,在变局中勇创新局。要充分认识“十四五”与“十三五”时期的巨大差异。在分析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找到一些确定性因素,研究黄浦未来发展的规律性,把握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要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十三五”评估,总结成绩和不足、梳理长板和短板、找准瓶颈和堵点,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拿出切实管用的办法,提出补齐短板、锻造长板的举措,构筑起黄浦新的战略优势。要充分认识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对黄浦带来的影响。根据这一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思考谋划黄浦未来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关键是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生命体征、战略使命、精神品格和主体力量。要充分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人民真正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体,主动参与黄浦的建设发展。要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对黄浦未来发展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来进一步激发发展的活力,重点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改革的举措,破除阻碍资源要素流通的显性和隐形的各种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来提升能级和竞争力,促进国内(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和国际资源要素流入黄浦、扎根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