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守护者的节日怎么过?三组镜头看他们的坚守

2020-10-04 08:56:00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落叶知秋,情谊如酒……

“双节”期间,当人们普天同庆,饱览祖国美丽山河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保护森林安全为己任,放弃与家人团聚,每天穿梭在密林之中,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工作默默坚守在巡护第一线。

他们就是长白山森林保护者。

10月1日,记者来到长白山自然保护中心白山保护站,用镜头聚焦坚守在岗位上的守护者。

镜头一:

8.30分。在西主线检查站,走出一支由20位巡护员组成的队伍,身穿整齐工装,左臂佩戴森林防火的红色袖标,背着统一的巡护包,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保护者之歌》向山林中走去。队伍中的副站长姜昆告诉记者,节日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对非法入区采盗红松种源、盗采蘑菇、盗猎野生动物、捕捞林蛙和鱼类等非法人员进行清理;对保护区森林防火进行观测。对每一个经过的地点进行详细记录登记,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镜头二:

10.45分,记者一行登上43米高的白山站08瞭望台。偶遇正在拿着望远镜观察的长白山自然保护中心白山保护站站长于长宝,正与身边的瞭望员,一边眺望一边详细记录观察结果。

在这不足八平米的狭小空间里,记者采访了这位佩戴党徽的瞭望员张云正,这位年过半百的关东汉子朴实地说:“作为一名党员,自己的职责,就是为了森林的安全,而守护这片长白林海。特别是在节日期间,自己更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奉献精神,尽职尽责守护好这片山水。”

最后请他面对镜头对家人说句话时,他沉默片刻,声音哽咽地说:“因为工作不能与家人团聚很遗憾,在这里感谢你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祝福亲人和朋友节日快乐!”

镜头三:

12.38分,在站长于长宝的引领下,记者在森林里驱车7.5公里来到白山站西主线驻扎点。这里处在深山中,没电、没水。仅有一条通往山外的崎岖山路。这个驻扎点是由一个通铺大炕和一个厨房组成的简易木屋。所有的食物补给和生活用品,都是定期用三轮摩托从站里拉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驻扎点里7名员工分别是蔡卫东、赵志国、于志军、徐秋林、苑长友、许宁和潘奇,年龄最大的34岁,最小的23岁,这些人通常两个月下山一次。初见他们时,这些年轻人刚巡护回来,正准备吃午饭,只见餐桌上,摆放着月饼、干豆腐、榨菜、大葱和大酱。“为什么不炒几个菜?”于站长责怪地问道。“下午还要进山,怕时间来不及,所以就简单地吃一口…”驻扎点负责人蔡卫东回答道。

“在这里过节家里的妻儿怎么办?”记者面对蔡伟东问道。他说:“很想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因为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就是把长白山的这片林海保护好,所以只能舍小家为国家。队友有句话最能代表我们的心声‘我苦、我累、我愿挨,守护林海,保长白。’我们要用这样的情怀,践行好自己的诺言,保这片森林平安!”

正如他们在《保护者之歌》中所唱“走,走,走,坚定的走,好日子和好风景就在前头,能做长白山的守护者,再苦再累也风流……”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金祥 实习生 周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