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公交 新装上路

2020-10-19 18:46:00 作者:孙宏阳 邓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公交已近百年。1921年,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3年后开通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叮当当的铃声,穿越世纪烟云,回荡在沧桑巨变的今天。百年之间,北京公交不断变换着色彩、更迭着车型,讲述着首都公共交通日新月异的变迁。

2017年,首批银隆新能源广通牌纯电动公交车投入1路运营,继续传承1路品牌。 邓伟 摄

年底前,2020年新注册上牌的2630部公交车,将全部启用最新的车身涂装,随着车辆的逐步到位,伴随车辆的新老交替、线路调整,在全市范围内分阶段完成更换。百年公交,再次更新城市名片。

公交·变迁

头顶“大辫子”去掉“大鼻头”顶着“煤气包”

在北京公交集团官网“百年公交”页面上,一根横向滚动的时间轴上,数十张照片记录着公交车百年巨变。1924年,第一条有轨电车在前门通车,北京从此有了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头顶“大辫子”,木头材质的车身,成为当时有轨电车的标志。1935年起,进口“道奇”车让公交走入更多百姓的生活,一位苏联摄影师记录下解放初期北京主流“道奇”公交车的“原色”:红色车身、米白色车顶,车头凸出。

1950年“五一”前夕,北京公交研制成功了“煤气发生炉”,将其安装在T234大道奇车上,并命名为“五一式煤气炉”。1957年12月,客车制配厂试制成功“五七型”公共汽车(又称“BK640型”),车身颜色上浅黄下红,去掉了道奇的“大鼻头”,逐渐取代了进口公共汽车,行驶在3路、7路、10路等主要线路,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开始国产化,结束了公共汽车依赖进口的局面,在北京公交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0世纪60年代,顶着“煤气包”的大公交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当时,由于国家汽油供应严重紧张,北京公共汽车公司以煤气代燃节约汽油试验成功,随后在130辆大道奇和解放牌汽车顶上加装储气袋,公交车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1976年,北京汽车修理公司试制成功黄河牌铰接车,这款经典的“黄河通道”首先投入1路运营并很快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公交的绝对主力。

倒热水“温缸” 红白“黄河通道”深入人心

如果说起20世纪京城跑得最久、也最深入人心的一款公交车,非“黄河通道”莫属。

一张黑白相片上,方头方脑的“黄河通道”安静地停放着。“这车是1976年北京汽车修理公司试制的BK670黄河牌公共汽车,红白相间,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可是北京公交的绝对主力。”曾在北京公交工作了40年的刁立声,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公交车照片。在另一张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照片上,一名女乘务员穿着棉袄,正把一大桶热水举过肩膀,倒水“温缸”。

据几位老公交人回忆,“温缸”这活儿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黄河通道”更换为斯太尔“白通道”,新车用上防冻液,“举桶加热水”才成为历史。从那时起,北京公交开始集中“上新”性能更强、能源更环保、外观更多样化的车型。

1999年,300辆压缩天然气燃料京华牌公交车投入1路运营,是北京第一代新能源公交车。

公交·换装

天然气公交车投用北京公交进入环保时代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第一批300辆BK6111型压缩天然气公交车,在长安街1、4路等线路正式投入使用。

“这批车黄绿配色,跟我的工龄一样大,对它们太有感情了!”北京公交集团资产管理中心副经理赵东烈回忆道,他见证了这批新车从检修投运、维修保养到圆满“退役”的全过程,“这批车的排放在当时达到了国内最高标准,发动机运转噪音也明显降低。从此开始,北京公交运营车辆进入了依托最新车辆技术的环保时代。”

进入新世纪,公交车“换装”的节奏更快了。2002年,北京公交在国内率先使用欧Ⅲ排放电控发动机的柴油铰接车,白色车身上绘有绿色纹络,这批通道车有个响亮的名字——“巡洋舰”。“当时在300路内外环、410路、336路投用,结束了加油一口烟的尴尬。”赵东烈介绍,从这批车开始,北京公交所有车辆批量装配自动变速器,极大降低了司机劳动强度和传动系统故障率。

2005年,18米大通道铰接车重返1路,招标采购的黄海牌柴油公交车也是1路第一款非本地化公交企业车型。

筹备北京奥运会 北京公交开始“标准配色”

北京公交大规模标准化“换装”,要追溯到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阶段。当时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对公共汽车车身颜色色标、图案进行了规定,其中市区单机公交车采用了红灰配色,铰接公交车采用了黄蓝灰的配色。从2005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加上报废更新在内,北京公交共投放了超过一万辆,也成为新世纪最经典的公交“新装”之一。

北京大批量采购新能源公交车是从2015年开始,直到2018年,陆续更新了一万余辆,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车。外观基本都是黄蓝灰的主配色,不分市区还是城郊线路。赵东烈告诉记者,过去多年间,公交车只按车型、燃料结构“穿衣”,与线路类型关联度不强。

9月3日,更换全新车身涂装的52路公交车经过东单路口。 邓伟 摄

公交·“穿衣”

按线网层级“穿衣” 车身颜色可辨识线路

近年来,北京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分流了一部分地面公交客流。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北京市地面公交线网总体规划(草案)》今年4月发布,将在全市打造27条主要公交客流走廊,为公交提速。同时,首次明确为公交线网设置“3+1”层级,公交车将按线网层级“穿衣”,市民通过不同车身颜色,即可辨识线路类型。

天空蓝的车身底色,白色的祥云纹路,一辆52路新车行驶在天安门城楼前的照片不久前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获赞无数。这款“新衣”正是应用了前期在“北京公交车身颜色及图案创意设计征集”活动中产生的获奖作品《和谐》。根据车身方案,田园绿应用于城郊线路,天空蓝应用于城区线路,琉璃黄应用于微循环线路,宫墙红应用于定制公交线路。

1950年,乘客排队乘坐T234大道奇。

1960年,车顶装着“煤气包”的公共汽车在北京街头行驶。

新上牌和更新公交车 逐步更换车身涂装

记者从北京公交集团获悉,2020年新注册上牌的2630部公交车将全部启用最新的车身涂装,随着车辆的逐步到位,伴随车辆的新老交替、线路调整,在全市范围内分阶段完成更换。新购置的2630部公交车全部按照所投运的城区线路、城郊线路、微循环线路以及定制公交线路喷涂车身外观颜色。

今年更新车辆均为新能源车辆,涉及纯电动车辆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更新完毕后,二环及首末站均在副中心的线路公交车新能源率将实现100%。

据介绍,北京公交集团的公共电汽车保有量共计两万余部,随着车辆报废更新,将逐步更换车身外观涂装。目前,车辆更新工作稳步进行,近700余部车辆完成“换装”并投入运行,涉及20余条线路,关注度较高的城区线路有贯穿北京西东的52路,途经旅游景点的2路、5路、332路等,郊区线路有843路、958路等,以及普通线路70路、21路、14路、367路、72路等多条线路。

1970年,汽车修理四厂试制成功BK640B型单机公共汽车,逐渐取代BK640“五七型”。

1979年电车公司制配厂研制成功BD562型铰接式无轨电车,大幅提高运营能力。

公交·讲述

公交车升级换代,开车越来越享受了!

讲述人:52路驾驶员王江浩

1984年9月28日,北京公交52路正式开通,成为当时长安街上一条大站快车线。时至今日,36年过去了,从车辆外观到能源结构,这条线路与“大1路”一样,成为北京公交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的手机里珍藏着一段视频,那是36年前52路开通当天的录像,红黄相间的“黄河通道”上挤满了市民,车头还挂着大红花和“向国庆献礼”的条幅。开通之初,52路线路全长15.91公里,只有公主坟、工会大楼、礼士路、西单、东单、大北窑、双井、劲松东口共8站。

听老师傅说,过去干公交很苦,冬天“温缸”一加热水就要四五桶,没把子力气根本干不了。那时候乘客也遭罪,车厢四面漏风,冬天像冰窖,夏天似蒸笼。你看这些老照片,从外观配色上看,52路经历了从“红黄”到“白绿”再到“黄蓝灰”的换装。

1999年,52路更换为京华BK6111CNG单机车型,以天然气为燃料,是当年长安街上的主力车型。由于客流过于庞大,三四年后,52路迎来了京华18米型铰接车——“京华巡洋舰”。2005年,首批以黄蓝灰为主色调的京华18米BK6180D2型铰接车投入到52路运营。次年,首批京华18米后置发动机铰接车BK6182投入52路运营,开启了后置发动机铰接车时代。

开了14年52路,我赶上了两次换车。2012年,52路更换为青年18米铰接车,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排放更加环保。过去柴油车还需要早起着车,冬天4点多就得爬起来,换成烧气就轻省多了,着车时候也不用闻黑烟了。

就在两个月前,我又开上了16米低地板增程式(气)电动公交车。马力足、噪音小、空调给力……最让我感到踏实的,是车辆配备了主动安全及盲区监测预警系统,离行人、车辆近了,系统就发出报警音,及时给司机提醒。公交车升级换代,开车也越来越享受了!

北京公交历年车型:

1950年代 Dodge T234

1961年7月 喀罗莎(KAROSA)RT客车

1969年 BK651+拖车

1974年 BG67

1978年 京华BK670及其改型

1994年 京华BK6180

1997年6月25日,全国第一条公交专用道在北京长安街启用,车型就是京华BK6180

1999年-京华BK6111CNG

2003年 京华BK6180B

2005年 黄海6180S01

2007年 黄海DD6181S02

2007年 黄海6181S02

2012年10月19日 福田BJ6180C8CTD

部分车型图片北京公交集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