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发布重要规划公示,卓越之区、典范之城这样建
根据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最新发布,11月16日起至12月15日,将对《上海市徐汇区单元规划(含重点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草案进行公示。根据规划,至2025年,徐汇区将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卓越之区;至2035年,将努力成为卓越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典范之城。记者截取了其中亮点。
在城区功能定位方面,徐汇区将建成上海融入全球竞争、落实国家战略的核心功能承载区。具体包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策源地、国际金融中心的增长极、文化大都市的引领区、国际消费之都的核心圈以及精细化治理的示范城
此次规划范围为徐汇区行政辖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西南部,黄浦江西岸。总用地面积54.9平方公里,内辖12个街道和1个镇。规划常住人口规模约108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51.13平方公里,规划建筑总规模约7148万平方米,将形成“一核、两带、三区”的整体空间结构。
其中,“一核”即高水平创新策源核,以构筑卓越城市创新策源地为目标,凝聚徐家汇海派文化发源地、衡复百年历史风貌区、枫林科学创新策源极,发挥大院、大所、大校和国家实验室的引领作用,形成以科学引领、创新主导、功能聚合、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创新资源核心。
“两带”即高质量滨江发展带和高能级科创集聚带。前者以建设全球城市卓越水岸为目标,聚焦西岸金融城、西岸智慧谷、西岸传媒港、西岸创艺仓、西岸枫林湾等品牌项目,构建“双A(ART+Al)”功能引领、生态空间完善、城市品质卓越的高质量滨江发展带。后者以打造国际顶尖科创生态为目标,聚焦漕河泾高新区、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华泾园区等重点项目,形成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产业多元、良性互动的高能级科创集聚带。
“三区”中,北部中央活动区以“文商融合、多元活力”为特色,重点打造全球城市的世界级商圈和全球城市的衡复样本,成为上海主要功能的核心承载区。中部融合更新区以“水绿成网、双翼协同”为特色,重点构建资源互联、功能互补、产业互动的联动发展格局,成为徐汇城市更新的特色样板区。南部战略拓展区以“品质引领、功能复合”为特色,重点发挥轨道交通、产业园区、生态空间等优势资源效应,成为引领南部地区发展的形象标杆区。
根据规划,划定徐汇区中央活动区范围约1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徐家汇地区和徐汇滨江地区,在功能上高度融合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创研发、艺术传媒、商务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其中“一港、一谷、一城”三节点,将是黄浦江世界级滨水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围绕上海市中央活动区的定位,徐汇区重点形成了六条发展策略:一是创新金融科技,培育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的增长极;二是彰显海派文化魅力,打造全球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衡复样本;三是启动徐家汇一系列城市更新,聚集“首店、首展、首发”特色功能,建设“上海购物”的世界级商圈;四是强化科技引领作用,发挥“大院、大所、大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力量,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提供动力;五是优化城市环境品质,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和开敞空间,营造舒适滨水岸线,建设宜居宜游的城市空间;六是提升公共出行便捷度,优化公交路线,完善慢行网络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友好、低碳中央活动区。
根据规划,划定徐汇区内历史风貌特色区面积约6.1平方公里,包括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9处风貌保护街坊,是展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为此,徐汇区还将实践更积极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严格落实“上海2035”保护历史文化战略资源的整体目标,针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景观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集聚区,逐级分类划定文化保护控制线。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控制线包括衡山路—复兴路和龙华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9处风貌保护街坊、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4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53处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范围。自然文化景观保护控制线包括徐家汇公园、桂林公园、华泾公园等具有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历史园林或自然生态景观。公共文化服务保护控制线包括高能级的市区级文化设施、对城市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确保控制线内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导功能。
此外,南部战略拓展区对标城市副中心高水平建设,以中环南部、华泾镇为核心,以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两大科创产业为发展引擎,借力四条轨交线建设强化区域辐射,加强功能复合,将构筑体现副中心能级的高品质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徐汇南部地区的生活品质,打造全球城市的科创重镇和生态新城。
(来源:上观新闻 记者: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