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奇:用好教育系统宝贵资源 积极创新工会工作
周奇
1964年5月出生。市委党校研究生,工程师。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社会工作党委副书记,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区行政学院副院长。现任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访谈实录
我曾在浦东新区的党校和行政学院工作过,到市总工会工作后,又分管工会学院和幼儿园的工作。可以说,一直与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教育系统工会,也有着熟悉和融洽的关系。
市教育工会为
上海教育改革事业的蓬勃发展
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前,围绕加快落实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等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等重要任务,上海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人才。而教育系统就在这个重要的领域里,牢记使命,积极进取,为上海的教育改革的发展与城市进步,提供了人才队伍的保障,作出了贡献。上海的教育水平,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里,都是靠前的,已成为社会公认。这是与上海30万名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奋斗分不开的。
教育工会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方面,带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建功立业,重视对教职工的思想引领和加强维护合法权益的力度,深化自身改革创新方向。你们的工作进展与创新成果得到市总工会的充分肯定。
周奇(中)接受教育工会的专访
从“青教赛”到19名市级劳模,
教育系统有着良好的资源
教育工会在围绕大局、高举旗帜、担当使命、创新方式方面,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你们坚持多年的“青教赛”,具有相当广泛性。一批批来自高教和基教的青年教师,每两年一轮,开展教学业务基本功的比赛。比赛者都是层层选拔而来,他们比板书、比教案、比讲课,互相观摩,互相切磋,体现了“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精神。这是教育工会围绕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而创新的实践项目,是展开在三尺讲台上的劳动竞赛。
前几天,北京召开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海112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接受表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出劳模是民族精英、人民楷模、国家功臣。这是十分鼓舞人心的评价。
接下来,上海也要召开大会,通过表彰一批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上海市模范集体,进一步激励人民群众尊重劳模、学习劳模,按照国家和上海的“十四五”规划发展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奋斗,争创佳绩。
上海教育系统里,曾经涌现出于漪老师这样杰出的代表。她基层从教68年,获得共和国首次颁发“人民教育家”这一国家荣誉称号。她的事迹和指导影响了几代青年教师,影响遍及全国。今年这次评选中,教育系统市级以上的劳模有19名。他们是30万名教育系统教职员工的杰出代表。这些老劳模和新劳模都是教育系统建树劳模形象、学习劳模精神十分难得的宝贵资源。
对教育工会新时代新征程的
五点新愿望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讨论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新时代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团结凝聚广大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完成重要任务方面,教育工会有着更大的舞台。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工作目标和新的发展空间也对推动教育工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工会工作在党的指引下正确开展。二是要服从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大局、明确在上海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等重要任务中的站位,积极设计和开展工会工作。三是要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加强对劳模的宣传,结合教育系统的特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氛围,培养出一批更加优秀、更具创造性的人才。四是要高举团结大旗,积极维护广大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关心帮助困难人员,成为温暖的、贴心的“职工之家”。五是要继续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希望教育工会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准确把握特定工作对象和相关服务内容,探索适合教育系统的工作方法,为将上海建成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