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线上课堂(92)|观展·大学校徽中的园林元素

2020-12-31 17:32:00 来源:2020-12-31 17:32

为了让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的魅力,中国园林博物馆特别推出“园林线上课堂”,持续进行科普教育。

“园林线上课堂”观展专题精选园博馆精品展览,带您品鉴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探寻园林历史文化脉络

“恰同学少年——校徽上的大学记忆”

“恰同学少年——校徽上的大学记忆”展览中“徽黉”部分主要以校徽上的园林和建筑图案为载体,本文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中国大学园林或中式或中西合璧,校园景观自成一格。大学校园和校徽同为大学文脉的形象见证和信息载体,大学园林的发展轨迹也通过校徽形态得以充分呈现。

南京大学(中央大学)校徽

中央大学校徽由艺术系教授陈之佛于1933年设计。

校徽为等边三角形,紫边、黄底、红字、黑色图案。色彩上体现了中大校色的特点。其设计构想及其含义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图案正中央的牌楼门是中央大学的新校门,往内望去是圆顶的大礼堂,它们都是中大的标志性建筑,把它们置于校徽的正中央就是要体现“中央”之意。

(2)礼堂高大雄伟,形同苍穹,寓意全国最高学府,涵盖全部学科。

(3)礼堂两边是城墙垛子,表示中大建在六朝古都石头城内。

(4)校徽下端有数行水纹,表示学校设在长江之滨,学校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央大学校徽

中央大学森林系系徽

山东大学校徽

校徽设计者:闻一多

(1)图案核心以汉字“山”“大”为设计基本元素,运用现代变形手法进行变化,具有易于识别的特征。标志简洁、明快,便于制作和传播。校徽图形线条曲直结合,刚柔相济、稳中有动,向上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现代感和节奏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2)整个图案对称、稳定、平衡,富有大家风范、名校风采。图案上部“山”字是中国象形文字“山”的变形,富有中国文化特色。“山”字变形具有上升态势,寓意山东大学不断发展,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底部是“大”字变形,像浩瀚大海,寓意学海无涯。“山”“海”一体,极易使人联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表现山东大学师生勤奋求知、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同时又强调“山之魂,海之韵”的大学文化。

(3)“山”代表泰山,“海”代表黄海,寓意山大地理位置:东临黄海,南望泰山。

(4)图案中心部分又像大海中的灯塔,寓意在知识的海洋中,山东大学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引领莘莘学子学海泛舟,为莘莘学子指明人生旅途的方向。也可理解为山东大学“引领文明进步”的历史使命。

山东大学校徽

中山大学校徽

校徽正面以亚洲地图为背景,主体为中山大学旧址大钟楼,鲁迅先生就教中大时就住在大钟楼上。校徽上有“行之匪艰,知之惟艰”八个字,是对中大校训有意义的补充。中山大学新版校徽依然以“大钟楼”为设计主体,借用园林中的海棠式洞窗与大钟楼外观组合成“中山”二字,体现了中山大学文脉绵延。

中山大学校徽 铜珐琅(民国)

北京大学校徽

校徽设计者:鲁迅

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请鲁迅设计校徽。鲁迅于1917年8月7日将设计完成的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

当中蕴含了中国园林文化元素,瓦当和书法。中国园林建筑中瓦当形象上的书法线条简洁大气中不乏灵动,极富文化气息。“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寓有北大以人为本、开启民智、培养国家栋梁之意。

北京大学校徽

武汉大学校徽

武汉大学校徽(附带建筑图案)

光华大学校徽

光华大学校徽(附带建筑图案)

厦门大学校徽

厦门大学校徽(附带建筑图案)

清华大学校徽

清华大学校徽(附带建筑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