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代表们戴着口罩在聊什么?

2021-01-24 11:16:32 作者:刘轶琳、解敏、熊芳雨、王佳燕、夏阳、柏可林、汪伟秋 来源:东方网 选稿:杨宜修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解敏、熊芳雨、王佳燕、夏阳、柏可林、汪伟秋1月24日报道: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幕。上午8点刚过,代表们佩戴口罩,陆续进入会场。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不少代表都将目光聚焦到了社会热点。其中,疫情防控、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等都是他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人大代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

“我们要正确认识新冠病毒,就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可怕。”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丁明一早坐班车抵达了世博中心参加开幕式。今年,他关注的重点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市民心理健康问题。对上海的防疫工作,他表示充满信心。“我们很多安排都是主动出击,提前想到了,跑在病毒前面。”

今年,为了防控疫情,人代会的代表建议意见咨询活动在线上开启,各单位通过“云端摆摊”回应咨询。丁明说:“参与下来觉得这样的形式还不错。”

人大代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今年带着运用5G技术完善智慧医疗、推进医疗大数据快速发展等一系列建议来到上海两会。5G医疗健康是5G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他提出的建议内容包括构建5G医疗专用网,加快“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保障门诊慢特病的复诊需求,以及在医疗健康领域探索远程超声、AR/VR辅助诊疗等更多智慧医疗的应用场景。

除了在他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今年防疫特殊环境下召开两会,刘中民也格外关注当前上海防疫抗疫的“战况”。他表示,疫情常态化之后对整个社会治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医生他格外关注疫情期间对民众心理恐慌的救援。“有时普通民众对抗疫形式缺乏足够了解,对新冠病毒可能长期伴随人类生活的形势认识不足,这些都需要有专业的心理疏导,加强群众对于新冠疫情的知识普及,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人大代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

近年来,网红书店、书香空间在上海不断出现。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一直耕耘在出版界,也一直密切关注着上海的城市书香和文化软实力发展。王为松告诉东方网记者,最新的远景目标提出中国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那么一定也是出版强国。“十四五时期,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文化建设也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我们除了出版纸质书,还可以为上海的书香发展做很多工作”,王为松提到,网红书店、书香空间对城市市民文化的提升就有切实帮助。今年上海两会期间,王为松会更多关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文化建设,关于出版业的发展,已经在酝酿一份建议了。

人大代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

如何在把世界一流大学引入上海办学的同时,鼓励更多在沪的双一流高校主动“走出去”?作为来自高校的代表,上海市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杨蓉今年带来建议:鼓励高校通过与企业对接,瞄准“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及输入国市场需求,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同时完善赴国外办学的审批机制,制订支持到国外办学政策法规。

此外她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提出建议,要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建设规范、准确、动态的数据采集系统。进一步加强简政放权力度,为高校留出更多自主发展空间。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杨蓉尤其关注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以及上海如何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中,更好地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她认为在这其中还有不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人大代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

市人大代表、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吉华告诉东方网记者,今年两会他比较关注两个点,第一是基于整个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国家的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自我创新能力的建设,这样产业才能高质量发展。同时,创新能力的建设除了大学院校自身外,还需要一些机构来帮助成果转移,这样才能实现产业化。

“第二个就是现在五型经济的发展。”在谢吉华看来,无论是创新型经济也好,服务型经济也罢,亦或者说是流量型经济,实际上都和科技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几个新形态,特别是比较热门的流量型经济怎么发展,都是的新课题。他表示,围绕着上海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委办都会设置了相关的专题讨论,将聚焦新经济的发展如何给上海注入新动力。

>>>点击进入上海两会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