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的缅甸政局,一场“意料之中”的政治博弈?

2021-02-01 22:43:34 作者:钟书毓 周安娜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选稿:贾天荣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钟书毓 周安娜

当地时间2月1日,缅甸执政党领导人昂山素季、总统温敏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被军方扣押。

据最新发表的电视声明,缅甸军方表示,在国家紧急状态结束后,缅甸将会重新举行大选,国家权力也将移交给新当选的政党。

该消息引发国际舆论关注,缅甸“突如其来”的权力更迭事件被人认为是“政变”,但缅甸军方强调,这是依据宪法接管国家权力。也有专家表示,此次“军事政变”是“意料之中”,本质仍是一场政治博弈。

动荡局面“存在已久”,本质是政治博弈

缅甸是中南半岛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军政统治后,于2010年产生了民选政府,但民盟因抵制大选而丧失了合法政党的资格。

直到2015年11月8日,昂山素季带领重新注册的民盟得以再次参加选举,并一举以压倒性优势获胜。也正因此,这一年的大选被外界视为自1990年以来缅甸的首次公开的民主竞选。

然而,尽管已经进行民主转型,但缅甸军方仍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具有强大影响力。

需要指出的是,缅甸最高决策机关既不是总统府,也不是政府内阁,而是叫一个“国防安全委员会”的机构。该机构由11个成员构成,除了总统、第一副总统和国会两院的议长之外,其余成员都是包括总司令在内的缅军将领。

而在政府内部,缅甸军方本身也有极大的发言权。实际上,在民盟执政的过去五年里,军方与民盟一直处于一种“面和心不和”或者是“面不和心也不和”的微妙关系中。

对于2020年的缅甸大选,军方一再指控选举违规,与军方关系密切的巩发党仅获得33个席位,民盟赢得了83%的席位,这导致民盟与军方之间关系紧张。

(图说:缅甸军方电视台发布消息)

虽然2020年大选过程一波三折、质疑不断,但在选举结束后,国防军发言人佐敏吞少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明确表示,军方将接受按照民意出现的结果,不支持巩发党重新选举的要求。此举意味着军方接受了大选的最终结果。

但分析人士认为,双方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的分歧并未消除,这引发了人们对可能发生政变的担忧。

另据英国《卫报》1月31日报道称,上周,缅甸军方发言人表示,现任缅甸国防军三军总司令敏昂莱已经指出了选举中的“不诚实和不公平”。

当被问及发生政变的可能性时,这位发言人拒绝回答,但没有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没有说军队会夺取政权。我们也没有说它不会。”

(图说:缅甸军方控制仰光省政府)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表示,由于缅甸有长久的军方掌权历史,此次发生军事政变可以说是“意料之中”。

而对于缅甸民众而言,他们不仅不会对此感到特别意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坦然接受”,这也是截至目前,缅甸境内仍未发生大规模的民众示威和抗争流血事件的原因之一。

庄国土指出,由于缅甸军方在近两届选举中的结果十分不尽人意,所以如果昂山素季和民盟继续执政,军方原有的“底盘”很快就会被消磨光,军方要想再夺回政权的可能性也就极小。这也就是为什么军方选择在此刻“出手”。

庄国土强调,对于此次政变,其实不必做过多的“阴谋论”,因为其本质仍是一场政治博弈。在民主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中,会遵循一定的程序,但在不完善的国家,发生军事政变来达到政权更迭。“这是正常的。”

在缅甸实行民主转型之后,缅甸军方在政治上逐渐失势,尤其是从15年大选开始,军方支持的巩发党在大选中一再落败,议席不断减少,这让缅甸军方认识到,要想通过选举的方式获得政权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军方此次的行为可以视作是其在缅甸权力结构失调后所做的一定程度的调整。

昂山素季:人格魅力不减,能力仍存疑

2月1日凌晨的动乱已不是昂山素季第一次被“带走”。在1989年至2010年间大部分时间内,昂山素季都遭到了缅甸军政府的“软禁”。

现年75岁的昂山素季在2011年获释并重返政坛。在2015年的上一次大选中,她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也获得了压倒性的多数,但因该国宪法而被迫与仍然强大的军方分享权力。

昂山素季在缅甸国内外具有崇高威望。在缅甸国内,昂山素季的父亲是有“国父”之称的昂山,她自己的名字也长期和缅甸民主抗争联系在一起。

熟悉她的人表示,昂山素季的英语很好,并且对官僚体制、政治、经济、金融等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

在她被软禁的数十年中,军政府曾给她机会以“被驱逐出境”的代价换取自由,但昂山素季坚持留在缅甸追求民主,甚至在其丈夫病逝于英国时,她都没有出国奔丧。

据庄国土介绍,尽管昂山素季此前三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软禁状态,但她在重返政坛后得到了西方国家非常高的赞赏,主要是受其举止及人格魅力的感染。

庄国土认为,对于缅甸民众而言,昂山素季的六年执政更让人感觉“讲得多但成效少”,尽管昂山素季本人广受爱戴,但并不是对她能力的认可,而是被其人格魅力所折服。“当下缅甸需要的,应是一个比较有执政能力的领导人。”

“双政府体制”的脆弱平衡谁来主导

在缅甸,军方干预范围很广,他们通过缅甸国有企业和一些军方支持的企业,对缅甸经济有着巨大影响。并且,军方控制了缅甸很多大型公司,涉及航空、银行、能源和进口等许多领域。

从政府组成来看,缅甸实际上是一个“双政府体制”,即当选政府和军人共享权力的体制,在外交、经济等方面,现任政府具有发言权,但在国防、安全和内政等方面,军方具有发言权。

很大程度上,“双政府体制”的稳定性取决于缅甸政府与军人的权力协调性,一旦双方协调不足或协调失灵,就可能出现政局变化。

据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葛红亮分析,此次“政变”要点还是要归结到“修宪”层面,军方打着“维护宪法”的旗号进行,所以在昂山素季等民盟人士一直推动修宪的冲突下,双方就会出现矛盾。

如今,缅甸军方宣布将在紧急状态后重新大选,而国内民盟支持者与国际舆论的压力,也会是缅甸政局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那么在这次危机后,缅甸“双政府体制”的走向如何?葛红亮认为,最根本的还是需要看军方如何看待宪法问题。“若是军方在未来一年内维持紧急状态,那么缅甸与西方的互动也很可能会重返‘被制裁’的局面。”

事发后,多国领导人也表示将持续关注此事,并呼吁缅甸军方释放被扣押人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谴责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其他政治领导人被扣押一事,并“敦促缅甸军方尊重缅甸人民的意愿”。

2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注意到缅甸发生的事情,正在进一步了解情况。中国是缅甸的友好邻邦,我们希望缅甸各方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

此外,美国、欧盟以及与缅甸关系密切的日本也均已作出回应,敦促缅甸军方释放昂山素季。

任何社会的民主转型都不会一蹴而就,因此很难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且新冠疫情还在持续中,如果说动乱的局面持续出现,那么对缅甸整个地区的形势都将是‘灾难性’的。”

葛洪亮表示,这次动乱发生后,缅甸很难即刻重返到世界政治舞台,未来走向目前还不好评估,需要持续关注缅甸的宪政发展走向。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纵相新闻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