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工作十几年,她今年在上海买房过新年
“安家在上海,我觉得这副对联就可以承载所有的祝福了。”靳晓锋很开心,刚上班,就拿到一副春联。
这里是北外滩的一个在建重大工程。今天一大早,工地里就热闹了起来,空地上支起了桌子,还架起了反光伞。团市委送来了食品和防疫物品礼包,还组织了来自青年书法家协会、缪诗和天真蓝等企业的志愿者,为留沪的务工青年写春联,并拍摄春节个人写真。
靳晓锋的春联上写着“好运迎来四季福,新春送到八方财”这是她自己挑的,今年要在宝山买的新房里过年,她特意选了喜庆的内容。
靳晓锋展示刚拿到手的春联(赖鑫琳 摄)
她37岁,河南郑州人,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公司,做工程预算。“今年过年不能回老家,父母也很理解,除了工作原因,人口流动性太大,对国家的疫情防控也不太有利,所以我们还是决定留在上海。”
虽然这是第一个没有跟父母一起过的年,但她觉得几乎每天都在视频,也经常打电话,没有很强的距离感。“快过年了,爸妈每天都在视频里说,家里买了什么年货,今天谁又来串门了,看他们开心,也蛮好的。”
到上海十几年,她参与了很多重大工程建设,上一个项目在迪士尼。带着9岁的女儿去玩时,到了梦幻世界和玩具总动员的园区,她就会告诉女儿,自己的单位承建了这里。“我给她讲,这个部分是妈妈的单位建的,那个地方要如何施工,她也蛮自豪的。”她身后,“劳动最光荣,创造最伟大”的横幅很显眼。
今年在上海过年,靳晓锋准备带孩子去看看电影,逛逛公园。年夜饭她已经早早准备了起来,还特意买了条羊腿,准备全家一起吃火锅。
给她写春联的张成忠,来自青年书法家协会,连续五六年,他都作为志愿者,应邀去各区写春联。往年现场书写,活动持续时间比较长,今年为了分散人流,他们特意提前写好了60副直接发放。“这几晚上我们都在写,昨晚不知不觉就12点了,写的时候没感觉,停下来发现脚都站得点痛。”
张成忠是安徽人,来上海十几年了,今年是他第一次在上海过年。“现在不回去,是为了以后可以随时回去”他笑着说,今年他准备给大家送春联送到小年夜。
说话间,又有人问他能不能帮忙再写个福字,他欣然提笔。“他们为上海服务,我们给他们服务,也挺开心的。送春联就是送祝福,希望大家今年有一个好兆头,生活可以和和美美。”
现场写春联的张成忠(赖鑫琳 摄)
对工友们而言,今天的惊喜,还有一张难得的工作写真。
“老婆,你看我这张照片怎么样?”周裕生刚拿到照片就给妻子拨通了视频电话,他和妻子都很喜欢这张照片,准备之后带回家放起来。他从没在工作的地方拍过照,上次这样“正式”照相,还是几年前拍证件照。
周裕生在和妻子打视频电话(刘雪妍 摄)
在这个工地,抬头就能看到东方明珠,他来的第一天,就给妻子拍了张夜景发过去,照片构图考究,色彩丰富。他有点不好意思:“我还挺喜欢拍点照片的。”他是南通人,这是第一次不在家过年,妻子让他自己多买点好吃的,他准备有空了就在上海转转,多拍拍景色。“哪里好看我就拍给媳妇看,没来过,看看也开心的。”
周裕生身上的衣服破了很多口子,有的地方能看到里面的棉絮。“在工地上穿旧衣服就可以了,我每年过年都有新衣服的,媳妇早早就买好了。”说完,他又笑了。
摄影师moggy是台湾姑娘,每逢年节,她都会去做志愿者,给环卫工人、敬老院的老人等免费拍照,“今年因为疫情,大家不能回家过年了,感觉工人们都很辛苦,他们来拍照都风尘仆仆的,但笑容很淳朴,感觉非常真诚,对家人思念的情绪也很饱满”。
moggy在给陈高丰拍照(赖鑫琳 摄)
对做机电安装的工人袁雪峰来说,这两年最大的盼头就是能在上海落户买房了。他来上海20多年,在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工作了很久,单位从没少给或晚给过加班费和过节费,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今年虽然回不了老家看望父母,但“单位安排了年夜饭,老婆孩子可以一起来吃,也挺好的”。
袁雪峰展示刚拍的照片(刘雪妍 摄)
近期,“青春温暖 大城有爱——上海共青团关心关爱春节留沪青少年集中行动”全面展开,目前已经发布了36项活动,仅志愿服务这一项就有近200余个活动可以参与。
今天的活动,就是系列活动之一的“青春爱岗”行动,除了北外滩,团市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还将走访全市近40个点位,为环卫养护、燃气轨道、城市交通、水闸维护、快递物流、热线服务、医疗卫生等保障城市运转的一线岗位青年送上大礼包。这次行动将持续至大年初七,预计覆盖2.9万余名留沪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