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上音《作曲》《西方音乐史》入选2020年度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

2021-02-05 15:04:31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

近日,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0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沪教委高〔2021〕5号),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系主任周湘林教授领衔的《作曲》与音乐学系系主任王丹丹教授领衔的《西方音乐史》课程入选2020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作曲》

课程负责人:周湘林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陈牧声、许舒亚、叶国辉、尹明五

作曲专业始于学校初建。萧友梅、黄自、沃尔夫冈•弗兰克尔、谭小麟等上音作曲学科的创始人和继任者们不仅培养出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桑桐、瞿希贤等一批优秀音乐家,创作出《牧童短笛》《夜景》等一批彪炳史册的音乐作品,在筚路蓝缕中也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作曲教学模式,奠定了中国作曲专业的培养范式。

建国后,作曲学科加速了发展,相继取得一系列教学成果,产出了一批在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创作人才,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杨立青的《荒漠暮色》等彼此接力,薪火相传。近五年来,作曲系师生在课程建设中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国内外各种获奖达65项,其中,国际和国家级重要奖项(文化部奖、金钟奖等)达26项。

图像

伯明翰室内乐团为作曲系学生开设的工作坊

作曲专业不仅是上音立校之本,也是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重点和艺术科创高地。本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全面音乐创作能力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在艺术院校、综合大学或文艺团体等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相关的创作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通过课程训练,学生会掌握艺术歌曲、室内乐、交响乐等各种体裁与风格音乐作品的创作能力,并具有研究分析作品及从事相关作曲理论教学的能力。

《西方音乐史》

课程负责人:王丹丹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金毅妮、甘芳萌、徐璐凡、严逸澄

《西方音乐史》课程是上音专业基础课程,学时一学年,是针对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科技和音乐管理等非理论专业学生的共同课程。课程宗旨是通过对西方音乐史基本发展线索、各时期主导音乐语言与风格、主要作曲家的创作特征和其主要作品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西方音乐史有深入了解,并培养学生能够达到将作曲家、作品、体裁、创作技法等放入西方音乐史文化背景中进行综合研读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进行学位论文写作以及不断深入西方音乐史、音乐作品分析、音乐美学等学科研究打下技术层面的坚实基础。

图像

《西方音乐史》所用教材

通过讲述西方音乐发展历史中的史实,本课程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熟知西方音乐在各艺术分期的发展概貌和风格演变;熟悉重要的声乐及器乐体裁的发展;熟悉每一位重要作曲家的主要创作领域、代表作品、音乐风格以及在音乐史上的贡献及地位等,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借鉴并结合作品分析、音乐美学等学科的方法论及认识经验,明确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作品的文化意义及其历史价值,对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音乐管理等音乐实践活动形成相应审美评判。

作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未来上音将围绕“双一流”和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遵循教育规律、传承新时代美育内涵,坚持特色发展,重点支持一批基础扎实、成效突出、特色鲜明的课程,切实打造新一轮的精品课程、教改项目,为我国培育更多卓越拔尖的优秀艺术人才。

祝贺老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