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发力突围 厦门文艺舞台又热闹起来了

2021-02-28 08:10:00 来源:厦门网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在“春暖花开爱心厦门”文艺演出中表演高甲戏《我是中国人》。

厦门歌舞剧院演奏《安歧随想》现场。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 郭睿 通讯员 王夏雯 图/资料图) 大幕拉开,灯光亮起,思明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锣鼓声响起——昨晚,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传统剧目《双合镜》在这里上演,这是我市市属文艺院团今年在剧场进行的首场演出。

回望2020年,演出市场上半年因疫情几近停摆,厦门各市属文艺院团、演出场馆积极启动自救,采取多种措施提供文化服务——各院团停演不停练,项目策划不停歇,剧本研讨不停顿,积极开展云创作、云演出,相关演出场馆拓宽经营思路,纷纷开启云上剧场。直到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厦门演出市场重启,剧场灯光陆续点亮……但是,今年初,国内一些地方零星出现疫情,剧场演出再度延期或取消,不过,这次暂停键没有按下太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既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之上,众文艺院团积极行动,创排重点剧目,各院线也积极引进高品质的演出,厦门的文艺舞台将再度热闹起来。

遭遇疫情冲击 演出市场一度进入寒冬

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表演的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演出的歌仔戏《双合镜》。

厦门市南乐团最新创排的《白鹭赋》。

时光回到去年初,厦门人还沉浸在上一年度陕西人艺版《白鹿原》、胡沈员现代舞剧《流浪》等高品质演出带来的文化获得感中,对新一年的厦门演出市场充满期待。彼时,各文艺院团、剧院也都准备拿出最硬的戏码与观众一起欢度新春。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下就把演出市场推进寒冬。一时间,原本定好档期的本土剧目、国外剧目、演唱会纷纷延期甚至取消。

疫情对于演出行业的重创涉及方方面面,除演出本身外,整个演艺行业的产业链也受到连锁影响。以演唱会为例,随着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演唱会项目“上岸”(即:这场演出不亏钱),更多人开始看好这个行业,演艺企业都在摩拳擦掌。结果突然遭遇疫情冲击,华侨城天视文化负责人张治寰向记者坦言,对大家的冲击挺大,损失不小,是对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危机运营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

转换思路自救 “云剧场”“云演出”迈出步伐

在无法与观众见面的日子里,“云剧场”“云演出”“云艺术”等在线演艺,成为文艺院团、演艺企业“破局”的首选路径。

市属文艺院团、闽南大戏院、厦门沧江剧院、厦门嘉庚剧院等单位,将各自的经典演出放到网络上播放,一些剧场和演出单位还通过免费在线直播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云演出”。有业内人士指出,疫情也从另一个方面倒逼文艺院团和演艺企业适应新的发展形式,即演艺也要学会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从一开始单一的展播经典作品,到创作适合线上传播的作品。今年春节,厦门市南乐团通过互联网发布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新作《白鹭赋》。疫情期间的尝试使我市文艺院团线上文化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演出停了,创作者的脚步没有停,充裕的时间给了他们更多思考的机会,新的创作仍然在继续。演艺行业在尽力止损的同时,也在谋划着重启演出的新项目。去年出台的《厦门市支持文化企业抗疫情促发展若干措施》,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等方式,给予整个演出市场回暖的信心。

开展文化惠民 点燃观众热情加密演出排期

去年6月7日,市属文艺院团复工复演首场线下演出在厦门艺术剧院举行,拉开了2020厦门市文艺院团公益性惠民演出的序幕,市属文艺院团旗下剧场也同步恢复开放。随后,“春暖花开爱心厦门”文艺演出移师嘉庚剧院开展演出周。从10月开始,市文旅局组织市属文艺院团在胡里山炮台进行文化惠民演出。来自市文旅局艺术处的数据显示,去年,市属文艺院团举办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553场,开展线上直播活动14场。

剧场的热度也开始回升。去年7月19日,厦门沧江剧院迎来疫情后的首场复演。尽管受疫情影响,剧场开放有限座位,但厦门观众的观演热情,让厦门沧江剧院在去年下半年加密演出排期,全年共上演了67场演出,厦门嘉庚剧院、闽南大戏院则分别完成了127场和65场演出。

相比之下,演艺行业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更为谨慎,“这一次疫情对所有演出从业者而言,都是人生重要的一次经历。但就像疫情下空无一人的剧场,只要顶灯通明,照亮的不仅是舞台,还有希望。”从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市演艺协会始终关注在厦演艺企业经营状况,尽管当前在厦演艺企业引进港澳台和国外演出项目暂停,但也因此有更多国内的优质演艺项目走进厦门和观众见面。业内希望,今年全球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厦门能够重新迎来户外演出项目,复苏演出市场。

积极打磨提升 创作新剧献礼建党100周年

就在演出市场火热向好的时候,国内一些地方又出现了疫情,今年1月,剧场演出被紧急叫停,但经历过2020年的“寒冬”,大家早已做好了准备。春节前,14部于2020年摄制的市属文艺院团优秀剧(节)目,被上传至市文旅局与厦门网共同打造的互联网剧院剧目库,供全市人民在线点播或下载观看。同时,市文旅局指导各市属文艺院团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文化演出活动。

往年春节期间,厦门室内演出较少,今年“留厦过年”,市文旅局推出了“为爱留厦就地过年”的文化和旅游套餐,2月15日(正月初四)至2月18日(正月初七),市属文艺院团在胡里山炮台开展了11场文艺演出,同时也催生了高端演出在春节上演的热潮,2月16日至18日就有5场以上来自省外的演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市属文艺院团都已开始积极谋划、筹备、排练。春节期间,厦门市南乐团新作——南音抒怀《白鹭赋》率先与观众见面,袅袅南音和唯美舞台展现了厦门之美。地方戏另外两个院团——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和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将分别创排歌仔戏《海边风》和高甲戏《回甘》,目前正在进行剧本的打磨提升。

文化和旅游部在去年公布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其中,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的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入选“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小白鹭的另一件舞蹈作品《父辈的歌》和厦门歌舞剧院的交响乐《安歧随想》则入选了“百年百项”小型作品创作计划。这两个院团除了这三部作品外,还在策划全新的作品献礼建党100年。

据悉,今年我市还将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集结市属文艺院团近年来创作的10多部优秀剧目。而剧院方面,红色题材的高品质剧目也都在计划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