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生代表:震后截瘫伤员自强不息,国内外获奖牌77枚

2021-03-08 14:48:18 作者:高宇婷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何佳明

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开始前举行“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会上有记者提问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居住着上百名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他们失去了双腿,失去了亲人,疗养院这么多年如何助力于这些截瘫伤员活出精彩的人生?

在代表通道上,杨震生介绍自己出生在大地震后的两个小时,父母为他起名震生,象征着希望,寓意生生不息,大地震给截瘫伤员带来了不幸,让他们痛失亲人,行动不便。“而我作为废墟上出生的第一个生命,就注定了我与他们的不解之缘,有使命助力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杨震生说。

杨震生提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给唐山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造成3817人截瘫,党和政府为妥善安置这些截瘫伤员,1979年建设了唐山市截瘫疗养院。45年过去了,还有758名截瘫伤员在幸福快乐地生活着。大地震发生后,有一些医学专家曾预言,这些截瘫伤员的生命极限不会超过15年。然而45年过去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抗震精神的鼓舞下,在疗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爱心呵护下,他们在这里快乐幸福地生活着,他们用乐观向上的幸福人生书写了大爱奇迹。疗养院现在全院无线网络全覆盖,无障碍设施全覆盖,还为截瘫伤员安装了无线呼叫系统,随着截瘫伤员年龄增大,老年病凸显,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院里面每年安排两批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护服务。党员干部利用自己休息时间为他们种一些新鲜的蔬菜和瓜果。每逢重大节日,陪他们一起度过,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幸福、温馨的家。

杨震生介绍,多年来,疗养院工作人员积极鼓励截瘫伤员自强不息,培养了两名世界冠军。多年来,他们在国内外残疾运动会上获得奖牌77枚,其中金牌58枚,这两名运动员仅在第6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上就获得金牌8枚,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疗养院里像这样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截瘫伤员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自强不息,创作并发表了多部文学作品,还组建了残疾人小乐队,定期去部队、学校、社区义演,他们在这里身残志坚,努力回报社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