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渝新欧),“10岁”了

2021-03-20 08:50:00 来源:重庆发布

3月19日,伴随着长鸣的汽笛,一趟满载着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日用百货等物品的中欧班列(渝新欧)纪念专列驶出重庆团结村车站,发往德国杜伊斯堡。至今,距离首趟“渝新欧”专列开行已整整十年。

3月19日,中欧班列(渝新欧)纪念专列驶出重庆团结村车站,发往德国杜伊斯堡。罗嘉 摄

中欧班列辐射范围拓展至欧洲全域

10年前的今天,首趟满载重庆制造的电子产品“渝新欧”专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出发,经16天时间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趟班列的成功开行标志着“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全线开通,也标志着中欧班列至此由重庆正式诞生,揭开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序幕。

如今,这条通道实现蓬勃发展,不断增大的货运需求,将中国和欧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中欧班列(渝新欧)已成为重庆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西部地区开放高地的重要载体和明星品牌。”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说。

“渝新欧”由最初仅为重庆本地IT企业服务的定制专列,逐渐发展为稳定常态化开行的双向、公共、固定班列,成为服务全社会和沿线城市的国际大通道。

十年来,中欧班列(渝新欧)累计开行近8000列,位居全国前列,运输货值年年全国第一,开行频率从每月1班提升至平均每天7—8班。以“渝新欧”为代表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突破3.3万列,开行城市由最初的重庆拓展至超60个,辐射范围基本拓展至欧洲全域。

工作人员在做发车前的检查 。罗嘉 摄

中欧班列已成为亚欧大陆“新邮差”

当天,为纪念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十周年和持续深化双方友好合作关系,重庆邮政还联合“渝新欧”在发车仪式现场发行了十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

以“渝新欧”应急疏运国际邮件为契机,中欧班列运邮现已实现常态化、规模化,成为亚欧大陆上的“新邮差”。

中欧班列(渝新欧)相继成功完成了重庆至哈萨克斯坦及中欧全段的邮包运输测试,率先打破国际铁路60年来禁止运邮的禁令,重庆成为海关总署批准的国内第一个铁路运邮试点城市,中欧班列(渝新欧)不仅实现了去程出口国际邮包的常态化运行,还率先完成运邮双向测试,构建了国际铁路运邮新规则,彻底改写铁路运邮历史。目前,“渝新欧”铁路运邮目的地已基本覆盖欧洲全域。

“中欧班列运邮的规模化、常态化,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交流从‘大动脉’深入到‘毛细血管’。”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表示,这对于维护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助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人员在现场合影留念。罗嘉 摄

跨境电商找到了出海新路径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境电商已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0年,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经市政府口岸物流办、重庆海关与渝新欧公司不懈努力,成功开通全国首趟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开辟了跨境电商等外贸货物出海的新路径,全年累计发送跨境电商货物超7000标箱。随后各地相继开行电商专列,进一步加速了跨境电商新业态和新优势的培育发展。

“中欧班列(渝新欧)常态化开行有力地满足了跨境电商物流需求,在此前提下,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的顺利开行丰富了货物出口路径,通过中欧班列,外贸企业能接触到更广泛的买家网络并参与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新环通(重庆)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火泉说。

列车即将启动。罗嘉 摄

“融合共生”,拓展朋友圈

今年1月1日,从重庆、成都两地携手同时发出中欧班列(成渝)号首趟列车。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欧班列(成渝)已开行974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38.5%,同比增长122%,位居全国第一。

“中欧班列(成渝)号拉近了重庆与世界的距离,也拉近了我们与一带一路全球贸易伙伴及全球用户的距离。”重庆小康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张兴燕说。

巴川江表示,成渝两地合作共建中欧班列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