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来第一次,故宫太和殿的奥秘被仔细勘察

2021-03-20 10:14:42 作者:孙行之 来源:第一财经

在故宫办公,每天与宫殿抬头不见低头见,可提起太和殿的时候,周乾依然会抬高声音,加快语速:“它太经典,太震撼,内涵太丰富了,代表中国宫殿建筑的最高技艺,也是美学的精粹。”

太和殿,紫禁城内最恢弘、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在这座象征九五至尊的宫殿里,举办过明清两朝最为重要的大典。在清代,每逢皇帝登基、大婚、生日,或是在冬至、元旦这样的重大节日,都要在太和殿举行朝贺。在这样的朝贺中,从内阁、鸿胪寺、亲王开始,再依正一品至从九品的次序,朝拜官员从太和殿内一路排到太和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光绪大婚图》之《光绪帝亲临太和殿命使奉迎》,就细致地描绘了大婚当天的光绪帝在太和殿阅视金册金宝、等候皇后的场景。

《光绪大婚图》之《光绪帝亲临太和殿命使奉迎》

对太和殿的赞叹,促使周乾这位曾经不折不扣的“工科男”,写出了一本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太和殿》。这本书不仅用400多幅图片详细讲解了太和殿的建筑构造和技术细节,还加入了许多关于历史、政治和美学的知识点。

太和殿是周乾参与修复的第一座古建筑,是他职业生涯的开端。在故宫18年的工作历程中,这位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修复过角楼、英华殿、文华殿、神武门、建福宫、咸福宫,但一路下来,“印象最深的还是太和殿”。周乾觉得自己运气很好,2003年从北京工业大学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硕士毕业后,就赶上了300年未有的太和殿大修。

当年那次大修,是太和殿自乾隆三十六年(1697年)第五次复建后的首次大修。整个工程从2005年正式开始,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完工。而此前300多年里,还从来没有人到这座金銮殿深处仔细勘察过。

周乾还记得,当时故宫有位老专家笑言,他们在太和殿梁上吃到的灰,那都是300年前的。他们这些年轻的技术人员则是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

读一殿而知万殿

在整个大修工程里,周乾负责的工作是第一步骤:对太和殿进行先期检查,查出安全隐患,提供修缮方案。两年时间里,从太和殿的柱架、梁架结构、每一处榫卯,再到每一个加固榫卯的构件,周乾和他的同事们都做了详细的检查。

太和殿藻井仰视

与太和殿的接触越多,周乾越是为它的建筑技艺和装修细节所折服。他举了个例子,太和殿是用“金砖”铺的地面,但“金砖不是金子做的砖,而是一种工艺”。制作金砖用的土取自苏州相城区陆慕御窑村,经过一年半时间,以39道工艺烧制而成。在当地制成后,再经过京杭大运河运到紫禁城。金砖的铺墁工艺也非常苛刻,多达11道工序。正是这么复杂的制造和施工过程,才使得太和殿的地面历经几百年依然光亮如新。

太和殿的墙是砖头堆砌的,却看不出缝隙。周乾介绍,这是因为太和殿砌墙的时候采用了磨砖对缝工艺,工序十分复杂,灰浆从砖背后粘连,力求保证墙体表面平整光滑。太和殿的许多建筑元素都有防震的考虑,这使得它尽管经历数次火灾,却很少被地震损毁。其中,宫殿地基中掺入的糯米起到了关键作用。把糯米浆掺入灰土基础中,相当于把宫殿置于一块硬度很高的面团上,能带来更高的柔韧性。

太和殿屋顶的瑞兽

另一个建筑细节则不仅关乎技术,还和皇权更迭的政治背景有关。紫禁城中的所有建筑都采用“一块玉”基础,也就是把原有地基全部挖去,而用一层灰土、一层碎石反复交替制成的回填土作为建筑基础。这种地基不仅能把建筑和自然土壤分开,有利于防潮,还能避免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另一方面,这也是古代人建造宫殿时不成文的规定——把从前的建筑从头到底给毁去,也就将前朝的“王气”彻底灭尽了。明朝建立紫禁城时,就曾把元代所有的建筑连根毁掉。

“太和殿处于紫禁城最核心的位置,不论明清,它都是举行重要国家仪典的场所,是国家的门面”,周乾说,也因为这座宫殿的重要性,它的方方面面都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标准。从这个角度说,周乾觉得,读懂了太和殿,就能够对其他古代宫殿有个基本的认识。

斜方格纹隔心

修旧如旧,尽量少做扰动

“并不存在会不会倒塌的问题,这需要通过科学估算才能确定”,周乾说。1697年太和殿复建以后,经历了数次保养和维护,此次大修的目标并不是抢救,而是让它“延年益寿”。从2005年古建专家们为太和殿建筑情况作出的勘查状况图来看,当年太和殿总体保存依旧完好,损坏多在细节上。“尽量少做扰动,这是我们的原则。”

周乾说,“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核心理念,这种“旧”主要是指文物材料、维修方法和原真性。故宫的古建筑修缮,包括太和殿、养心殿都是这种理念。他认为,和之前的修复相比,太和殿大修的特点,在于采用了更多的科技作为辅助手段,运用到工程中。比如,开始大修前,技术人员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了太和殿较为准确的整体尺寸。

与当年太和殿大修时相比,如今在古建修复领域,科技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多了,但周乾依然强调传统方法在修复上的地位:“科技手段犹如现代化仪器助力于人的体检,可以用于古建筑安全检测、评估,维修仍要依靠传统的方法、技术,这样才能准确体现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勘察和修复过程中,周乾也发现,古代工匠对大殿的修复基本是可靠的。“他们是充满智慧的,但这种智慧以经验为主,科学论证为辅。”比如,太和殿采用了55根巨大的立柱来支撑,从结构的角度,这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太和殿通过开裂、下沉、拔榫等症状,告诉我们哪里应该做修复了。”在勘察中,周乾发现,大殿有一根梁的榫头下沉了,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却令他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他需要分析,为什么这个榫头会下沉,是不是遭到了挤压开裂,有效承载截面缩小了?

周乾经常用老人来比喻太和殿:“老人的胳膊疼了就要揉一揉,哪里生病了就要医治一下,但是,如果背驼了,不影响他生活的情况下,我们就没必要动手术把他的脊柱弄直。”因此,在大修时,太和殿的整体木构架基本保持原貌。即便是古代工匠留下的一枚铁钉,虽然锈蚀了,只要还能发挥加固木构件的作用,他们就会选择尊重古人,予以保留。

《太和殿》

周乾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1年1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