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核心舱发射“100%”的背后 一群平均年龄仅35岁的队伍在毫厘间攻关

2021-04-29 12:03:00 来源:封面新闻

刘帅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核心舱的成功发射,再次为中国航天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成中国空间站已指日可待。

2017年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所属的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便开始承接空间站核心舱用于姿态控制的控制力矩陀螺、惯性测量单元等重要系统部件的生产制造。100%的研制成功、100%的按时交付、100%的质量合格……耀眼数字的背后,有一支平均年龄仅35岁的研制队伍挥洒着青春汗水,为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建设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早在2016年,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便开始了空间站核心舱产品的试制。作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企业高度重视、选优配强,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并挑选多名从业超20年、技艺高超的老党员和青年技术能手组成骨干团队。

“组长李波同志是一名政治过硬的老党员。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不顾自身安危,将产品‘藏’到操作台底后,才在地动天摇中‘逃离’岗位。组建核心舱团队时,我们选择了‘老带新’模式,除了技艺传承外,更多的是为了让红色基因和航天精神代代相传。”党支部书记介绍道。

红色力量在这支团队里体现的尤为明显——产品研制时,党员献智出力;技术攻关时,党员迎难而上;抢抓进度时,党员冲锋在前。国资委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贡献奖和航天技术能手、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英才工程C类人才……这支平均年龄仅35岁但却拿奖拿到手软的团队,用一系列荣誉无声地证明着自己的硬实力。

搪锡,是一种利用低熔点的金属焊料加热熔化后,渗入并充填金属件连接处间隙的焊接方法。

“最开始进行镀金插针搪锡操作时,我们真的是怎么穿都穿不撑展。”回忆起那段令人头疼的穿针经历,一直在用普通话讲解着的明万平突然冒出了一口四川话。

“针距仅1毫米,针长约20毫米。针头的2毫米和针尾的16毫米要保护,中间的2毫米要进行搪锡操作,整个操作空间不足10%。”如何能在仅有的20毫米之间做好“两头保护”,研制团队绞劲脑汁。

起初,团队尝试用常规塑料套管对金针进行保护,保护效果虽然好,但面对总共上百支、每支均含百根金针的元器件,剪裁塑料套管的方法效率太低,不能保证生产进度要求。

“要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团队下定决心。医用纱布、工业用胶液、热风枪等,凡是团队觉得合适的材料,都被拿来试验了一番。在一次次的摸索和数据比对中,大家择优选择了浸胶的方式。但如何能让胶液配比恰到好处,团队吃了不少苦头,才最终摸清了“黄金配方”。比起塑料套管方式,浸胶方式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原本需20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2天即可完成。

在团队的机智攻关下,镀金插针搪锡操作、卡簧压接等各种挡路虎被一一治服,产品质量和研制进度均得到了有力保证。

为及时协调工作,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常年派驻多名工作人员驻扎在客户单位。

作为一名调度人员,邢景亮每年至少有半年时间驻扎在外,负责着包括核心舱产品在内的多项工作。“半年去一次,一次去半年”是他们工作的显著特征。接收任务、领取物料、收集数据、协调进度、组织生产、发运产品……哪个环节该协调哪里,邢师傅可谓是“门清儿”。

同样常驻在外的还有张波。谈起和自己合作多年的“神秘”老搭档张波,刑师傅打趣地说道,他们是电话里的灵魂伴侣——除了任务交接的那几天,他们几乎常年见不到对方。

“为了核心舱产品,孩子尚未满月时,我便启程赴京。”团队骨干明万平对自己的第一次出差记忆犹新。“常年在京,家里很多事无法照顾,我真的很愧疚。”谈及家庭时,棱角分明、眼神坚定的邢景亮不自觉地有了闪躲。但很快,他的眼神又恢复了坚定,“只要在岗一天,我们所有人都会不遗余力、全力以赴。”

“在我们的团队里,航天精神伴随着航天产品的不断迭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今年是建党百年,我坚信我们的产品质量能为载人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贡献四川航天力量。”党支部书记杨明对此满怀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