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麦田拓荒者——李振声

2021-05-01 09:12:58 来源:上海黄浦 选稿:吴梦迪

科堂YA说科学家的故事

值此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科堂推出科堂YA说科学家故事之——「献礼建党100周年」特辑,每隔周周五,YAYA介绍一位新中国卓越科学家的故事,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感受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成为引领发展的时代之光;感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伟大变迁。请大家记得来关注我YA!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

李振声

大家好,现在是科堂YA讲故事时间!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

他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创造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赶上了山东1940、1941、1942连续3年大旱。

“葱根、蒜皮、榆树叶都吃光了。所以我非常知道,挨饿到底是个什么味道,这也就是我选择学农的原因。”

1948年,济南解放,李振声在亲友的帮助下读到高中二年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只身前往省城济南寻找工作,偶然间看到山东农学院门口的招生广告,说可以提供吃住条件。李振声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考了,而这一试便成为了他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他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这是他过去从未想过的事情,跨进山东农学院大门的第一天,他便立下誓愿:毕业后我一定要多种粮食,让每个农民都有饭吃!

“饿”是他童年最大的阴影,解决饥饿也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杂交小麦探索之路

1956年,黄河流域发生了大面积的小麦条锈病,仅仅在黄河流域,当时小麦条锈病就让小麦减产了超过一百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小麦条锈病”的病菌变异速度很快,平均5年半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病种,而要培育一个优良抗病麦种至少需要8年。攻克“小麦条锈病”,成了当时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在这一背景下,25岁的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离开北京赴陕西杨陵。有着长久牧草研究经验的李振声产生了一种想法:农民精心栽培的小麦体弱多病,而野草没人管却长的很好,是否可以把杂草基因转入到小麦中来?这就相当于给小麦当红娘。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野草和小麦杂交,这项研究国内没有人尝试过,当时普遍不被看好,李振声当时心里也没底,但科学的探索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既然想到了这种方法就不能退缩,要认真坚持做下去。

本着这一目的,李振声系统搜集鉴定了800多种牧草,发现野生的长穗偃麦草等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抗性。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直到1979年,具有各种抗性的小偃6号终于研制成功。此后“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近50个,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由于这种小偃麦的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于是黄淮流域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

在培育出小偃6号的同时,李振声还在国际上首创了一套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系统,从纯科学的角度看,这项工作更有意义,因为它可以极大的缩短将外援基因导入小麦基因组的时间。李振声说:中国人不仅应该,而且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科技造福亿万农民

李振声对中国的粮食发展问题始终怀有深深的忧虑。

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出现连续3年徘徊,3年粮食没有增加,但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也就是在那一年,在西北扎根了31年的李振声临危受命,深入黄淮海地区,改造当地的盐碱地、沙荒地和涝洼地,力争粮食增产。经过六年两期的治理,全国粮食就达到了9000亿,黄淮海地区增加的粮食是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2003年,他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在他的建议下中央采取了有利的支农措施,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2006年,李振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一心想为国家多做点事的李振声又投入了新的战斗——组织实施“渤海粮仓”计划。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盐碱度高,在这样的土地上发展粮食生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通过让普通小麦与耐盐植物杂交,李振声与课题组成功培育出了耐盐小麦,渤海粮仓项目实施一年以来,就使得环渤海地区十分之一的盐碱地走上增产之路。

从大西北到黄淮海,再到渤海地区,李振声用他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使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把年华献给了祖国的黄土地。

“做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事:大处着眼,小事着手。”

——李振声

李振声生平事迹

1931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1956年,从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奔赴西部小镇-陕西杨陵(现为杨凌区),在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现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

1979年,研制成功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小麦品种小偃6号。

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

1987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了“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中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

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

1995年,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

2003年,针对中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