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秦山: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从这里再出发

2021-05-01 13:53:00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来源:澎湃新闻

往核电科技馆的深处走,最先进入视野的,是墙面上悬挂着的石英钟。它外表四方、边长两尺,以深棕色的木框镶嵌,看上去颇具年代感。指针定格在0时15分,已不再转动。

它记录的,是三十年前秦山核电站30万千瓦核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的时间,是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

翻阅中国核工业66周年发展史和核反应堆家谱,坐落于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核电占据着重要位置。今年是秦山核电安全运行30周年,这也是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国门、参与世界核电技术竞争的30年。作为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秦山核电目前共有9台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是目前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

近日,澎湃新闻跟随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和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暨“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秦山核电站。中国核电发展的“摇篮”和“红船”——秦山核电以自主创新书写了中国核电史上无数个第一,为国内其他核电站输送了2000多名各类人才。新的能源格局中,核电正从过去单纯提供电力向零碳综合能源供应转型,站在新起点上,秦山核电开始了又一次“创业”。

秦山核电是目前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本文图片均由秦山核电供图

秦山核电是目前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本文图片均由秦山核电供图

核电起步,秦山开创

1991年12月15日凌晨0时15分,在上海以南115公里的浙江海盐县,中国大陆第一座30万千瓦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也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开启了中国和平利用核能、核工业“军转民”的新一页。但“零的突破”绝非坦途。

作为首座核电站,当时没有生产准备、更没有运行管理经验,连参考电站、模拟机、参考文件体系和程序都没有,属于“白手起家”。 

就像中国早期许多核工程一样,秦山核电站也有一个代号,“728工程”。

从项目初始技术路线、堆型方案确定过程中的曲折反复,到工程建设中的排除万难,再到并网发电、安全运行,秦山核电成为中国核电的发祥地。并网发电15天后,中国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建造同样堆型的两台30万千瓦级机组合同,实现了向国外“原装”出口核电机组。

1994年4月1日,秦山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秦山核电基地二期工程、三期工程以及方家山核电工程相继建成,从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到“九堆绕秦山”,中国核电实现“从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自主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秦山一期核反应堆正对面的山麓上,可以看到一块石碑,上刻“秦山春晓”四个大字。“这是中国核电人记录历史的方式,秦山核电站就像一支报春曲,奏响了我国核电事业的春天。”秦山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潜说道。

秦山一期项目设计建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设计建造能力、工艺标准、冶金材料和制造水平均受时代限制。该项目投运后,秦山人不断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每年投入技改资金数千万元,平均每年完成技改项目130多项,使一个原型堆变成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商用堆。

秦山核电基地在技术、运行管理、维修等各方面起步最早,搭建了一系列专业技术和人才平台

秦山核电基地在技术、运行管理、维修等各方面起步最早,搭建了一系列专业技术和人才平台

核电母机,人才摇篮

秦山核电厂始建时期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核电的体系和制度建设、培训工作都是第一次开展。经过3年多的国内外培训,1991年,秦山核电首批反应堆操纵员共35人通过考试取得执照,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批核电操纵员。

此后的30年里,这批“黄金人”走向国内各个核电基地和其他核电集团,成为关键岗位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是中国核电发展的中坚力量。经过35年的建设发展,秦山核电已成为我国核电人才的摇篮和重要集聚地,为国内其他核电站输送各类人才2000多名,其中担任核电高管的人数近60人。

“秦山投运后,国内其他核电站要建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从秦山要人。”黄潜说,这种“要人”现象的出现,与秦山起步最早有关,但又不仅与最早有关。

他对澎湃新闻表示,秦山走出了35名中国大陆第一批核电操纵员,在技术、运行管理、维修等各个方面起步最早,积累了丰富经验。除了经验,秦山还建立起一整套标准的管理体系。“秦山基地9台机组、4种堆型,从30万千瓦、60万千瓦、7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群堆管理难度比统一堆型的核电基地要复杂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要规范化,必须将经验总结提升成为标准。

在专业平台建设上,秦山核电搭建了一系列专业技术和人才平台。2004年,秦山核电建立了国内核电运营领域唯一的国家核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站。2019年,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该站承担了核反应堆运行值班员、核反应堆控制保护检修工、核反应堆核级机械设备检修工、辐射防护工、放射性废物处理工、核设备无损检测工等6个核特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但秦山的目标不止于此。黄潜认为,秦山已经具备国内首屈一指的培训设施,“十四五”时期将继续大力推进核电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从核电到核能综合利用

在日益激烈的能源市场竞争格局中,核能发电的优势在于清洁性和高能量密度,但也面临与同样低碳的天然气及成本快速下降的可再生能源竞争。让核电站进入更多能源市场,在售电之余卖热、卖水、制氢,与可再生能源相辅相成,是出于提高核能经济性的现实需求,也是确保核能长期竞争力的创新需要。

“核”谐共生

“核”谐共生

黄潜介绍,秦山核电正在全力推进零碳未来城的建设,发挥核能零碳排放优势和秦山核电人才技术优势,搭建核能发电、核医药、供热、制氢等零碳核能综合应用新平台。

零碳未来城的“十四五”重要规划包括同位素生产基地、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核电学院、核能制氢和大规模储能等等。

不久的将来,核能可实现为大型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民用生活区等不同业态提供零碳电力、生活供热、生活供冷、高品质工业蒸汽、集中压缩空气等综合能源。

作为中国最“老”核电基地的秦山,依然在源源不断地焕发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