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数人说了算”到“大家商量办” 绵竹“院坝协商”化解基层治理堵点

2021-05-06 21:46:00 作者:余如波 来源: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余如波

4月8日,绵竹市富新镇新民路社区举行“院坝协商”,讨论社区环境治理问题。

5月6日,绵竹市汉旺镇天池村,村民孟秀琼从村党支部得到好消息:在不久前天池村的“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会议上,她针对广场舞阻碍交通提出“安排人员在村民跳广场舞的时候进行安全劝导,或是打造一个文化广场提供场地”的建议,目前已经报汉旺镇党委政府备案,协商结果还将上报市政协,尽快推动解决。

2019年8月,绵竹被省政协确定为全省16个“有事来协商”试点县(市、区)之一。作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尝试,一年多来,绵竹扎实推进“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打造“院坝协商”品牌,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

如何开展?

政协委员下沉一线,协商解决民生民事

“我们秉承‘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理念,共走访群众120余人次,收集整理意见39条,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场镇车辆停放和管理问题……”

4月25日上午,清平镇院通村召开“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议事会,现场召集人、绵竹市政协委员、市疾控中心主任刘官文抛出话题。

这是绵竹开展“院坝协商”工作的一个典型场景。绵竹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农村把院落房前屋后的平地称作“院坝”,绵竹于是将在群众身边开展的富有“泥土味”的小微协商叫做“院坝协商”。“之所以选择‘院坝协商’作为切口,是因为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村镇,大量的民生民事需要协商解决。”

具体如何开展?绵竹将全市212名政协委员下沉到基层,在村(社区)成立由政协委员+有威望、有影响的人士组成的协商议事会。协商活动前,安排2-3名政协委员牵头,与议事会成员一道,深入群众,广泛调研,收集议题。

在随后的“院坝协商”活动中,政协委员担任召集人(主持人)牵头组织,参与的政协委员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建言献策。活动结束后,政协委员提交社情民意和提案,同时,以民主监督的形式参与支持协商成果的转化运用。

此前,绵竹在紫岩街道(原剑南镇)玉马社区、九龙镇(原遵道镇)棚花村试点,在原试点镇(街道)常态化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目前已扩展到全市8个镇(街道),覆盖面达70%,并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院坝协商平台。“平时是群众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开展活动时就是协商议事阵地。”绵竹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3月26日,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就景区停车场规范管理开展“院坝协商”。

效果咋样?

群众有序参与治理,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应该打造统一规范的停车位,对停车区域进行美化装饰”“可以进行智能化管理,既避免人力资源浪费,还能满足周边百姓需求”……

4月25日,在清平镇院通村“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议事会上,经过2个多小时的热烈讨论,议事会成员就是否对场镇停车场进行合理划分并提供相关服务、对货车和小车实行分类管理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绵竹市交通局、市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根据清平镇旅游发展实际,给予了政策性解释和专业的指导意见。

开展近两年来,“院坝协商”让绵竹群众有序参与到基层治理之中,共同协商、推动解决了一些党政所想、群众所盼的基层治理难题。

3月31日,绵竹市汉旺镇天池村就如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开“院坝协商”。

例如,紫岩街道玉马社区通过院坝协商,整合央企移交地方资产,建成面积达510平方米的小区养老服务中心,解决了困扰3000余名群众已久的问题;九龙镇棚花村通过院坝协商,盘活了闲置的集体资产,有效带动了当地乡村民宿提升;汉旺镇天池村推动新建综合农贸市场,解决群众生活购物困难;清平镇院通村开展协商议事活动,经民主表决,决定成立院通村旅游民宿专业合作社,对旅游民宿规范化管理……

“‘院坝协商’激发了基层活力,实现众人事由‘少数人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绵竹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院坝协商”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有机衔接办法,试行村(社区)重大事项决策前须先开展“院坝协商”的前置程序,促进协商成果转化为治理实效。同时,优化基层协商民主人才库专家队伍,为协商议事、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绵竹市政协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