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遍《于无声处》《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经典”闪耀上海舞台

2021-06-26 20:27:53 来源:上观新闻

话剧《于无声处》、芭蕾舞剧《白毛女》、沪剧《挑山女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些经典剧目的精彩瞬间被抓取在一张张照片中,让人过目难忘。

展览现场

6月26日上午,“红色经典耀舞台”舞台艺术摄影展在上海文艺会堂三号楼1楼展厅开幕。展览由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办,上海文艺事业发展中心、上海市文联艺术促进和创作中心、上海市文学艺术院、上海市文联党史教育工作办公室协办。

展现上海文艺舞台传递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初心与使命

杂技剧《战上海》上海杂技团

“红色经典耀舞台”舞台艺术摄影展是上海文艺舞台对“党的诞生地”主题、上海题材、现实题材的艺术呈现,内容涵盖音乐、舞蹈、戏曲、杂技、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展览以文献式的红色舞台经典影像作品迎接建党百年,展现上海文艺舞台传递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初心与使命。

展出作品选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舞台呈现的100部红色经典剧照。展出的三大部分分别为:集中展示29部国家级项目剧目的“经典传颂”,聚焦上海专业院团、机构排演的47部剧目的“匠心演绎”和24部由社会团队排演剧目为主的“百花盛放”。它们以时间为线索,为观众铺排、梳理出上海红色舞台精品佳作的精彩图谱。

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上海歌舞团

徜徉展厅,观众可以欣赏到话剧《于无声处》、芭蕾舞剧《白毛女》、沪剧《挑山女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荣获国家级大奖的经典剧目剧照,也能观看到音乐剧《太阳鸟》、交响序曲《红旗颂》、儿童剧《孩子剧团》、昆剧《自有后来人》等一大批上海各专业院团编排演出的优秀剧目剧照,同时还有像沪剧《赵一曼》、诗歌朗诵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原生态情景剧《家园·印象上钢》等社会团队创排的优秀剧目剧照。本次展览展至7月4日。

透过他的摄影镜头,看红色经典闪耀舞台

京剧《智取威虎山》上海京剧院

这些展出作品均由文联专职摄影师祖忠人拍摄并整理。作为资深文艺工作者,祖忠人有着四十多年党龄和摄影工作经验。“改革开放春风吹起的时候,我进入了文联从事摄影工作。这四十多年来,我接触到的红色经典舞台艺术作品数量很多,品类丰富,文艺样式也很全面,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些内容好好记录下来。”祖忠人说。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围绕这一主题,上海文艺舞台上涌现不少优秀的红色作品。透过祖忠人的摄影镜头,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红色经典如何闪耀上海乃至全国舞台。

“我为摄影展选择的第一张作品极有意义:1978年的话剧《于无声处》。这部作品对当时整个文艺界来说,像是一声号角,成为当时文艺舞台上的一大亮点。”祖忠人说。

话剧《于无声处》(1978、2008)

《战上海》是祖忠人拍摄的舞台作品中最惊艳的作品之一。“跟我们往常印象里的杂技不同,《战上海》把高难度的杂技动作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联系在一起,以杂技剧的形式,把‘战上海’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让我感到十分惊喜。特别是夜袭苏州河那一场戏,演员在梅花桩上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

同样让他在拍摄现场惊叹不止的,还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它用舞蹈来表现谍战的故事情节,同时也融入了很多上海元素,诸如蒲葵扇、摇篮曲,海派里弄的情调和谍战的紧张感融在了一起。虽然舞剧没有台词,但我们仍然能够清晰感受到创作者想表达的为革命牺牲的崇高主题,这是一种艺术创新。”

祖忠人

众多的舞台摄影作品中,祖忠人最钟情的是他的家乡戏——沪剧。“沪剧以讲述上海故事、上海情结为主,其中就有不少讲述我党早期革命斗争的作品,像《芦荡火种》等。近年来,上海也推出了新创的红色沪剧剧目《一号机密》《敦煌女儿》。这两部作品一改以往沪剧在舞台上的呈现,展现了对革命斗争、榜样人物的创新表达,让我很受触动。”

从事舞台摄影的这些年,祖忠人也有幸赶上了“上海之春”“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以及上海国际艺术节等,这些艺术盛会给上海带来了文艺的繁荣,同时也给了他更多机会,让他的摄影创作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展览现场

“摄影是我一生最爱的艺术追求。从事文联专职摄影40多年,我见证了上海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见证了上海文艺队伍的茁壮成长。通过我的镜头,让人们了解上海文艺的演变和发展,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我感到欣慰和自豪。”祖忠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