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父母留给我最宝贵的东西是爱祖国”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盛琬婷 实习生 马清怡
6月2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据《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授予29名同志“七一勋章”,革命先烈瞿秋白之女——瞿独伊名列其中。
瞿独伊,1921年11月生,浙江萧山人,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曾被捕入狱,曾在开国大典上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毛主席讲话,还曾作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赴莫斯科建立了新华社记者站......瞿独伊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向党伸手,从不搞特殊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
到过“六大”驻地的唯一健在者
瞿独伊是杨之华之女,我国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先生的继女,也是现如今到过中共“六大”驻地唯一健在的见证人。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区的一座乡间别墅中召开。当年参加“六大”的正式代表有瞿秋白、任弼时、周恩来、罗亦农、杨尚昆、陆定一、苏兆征等第一代领导人。
当时只有7岁的瞿独伊,也随父母秘密进入了中共“六大”的驻地。她曾为代表做掩护,休会时为代表表演。时至今日,唯一到过“六大”驻地且健在的,只剩下瞿独伊同志一人。
1930年7月,瞿秋白和杨之华奉命回国工作。考虑到国内白色恐怖严重,带着孩子从事秘密工作很不方便,只好忍痛将瞿独伊留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
1935年秋的一天,瞿独伊和儿童院的同学到乌克兰的德聂伯彼特罗夫斯克旅游,偶然从《共青团真理报》上看到了瞿秋白牺牲的消息。瞿独伊顿时头晕目眩,失声大哭,当即昏倒在地。
瞿秋白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英勇就义,如今,瞿独伊在采访中清唱起《国际歌》,眼中闪光,说每当唱起这首歌就会想到父亲,“他牺牲时候我哭出病来了,我始终想不明白,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一个是我的父亲。”
作为赓续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当有人问起什么是父母留给她最宝贵的东西,瞿独伊的回答是——爱祖国。
4年狱中生活,坚定理想信念
1941年,瞿独伊同母亲杨之华离开莫斯科,经新疆回国。然而到达迪化,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投入监狱,一同的还有党从延安派来新疆帮助工作的人员和一些在新疆养病的红军伤残员,近150名干部及子女。中共领导人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惨遭杀害。
由于得不到想要的资料,敌人盯上了年轻的瞿独伊,并告诉她“你还年轻,只要答应我们,出狱后会很快给你找一份工作。”
然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瞿独伊愤怒地说:“我决不单独出狱,绝不为你们工作,我们没有罪!要把我们全体无罪释放,并把我们送回延安!”
在狱中,她和大家一起参加静坐绝食的斗争,要求改善牢狱生活;参加悼念难友牺牲的纪念和抗议活动等等。
1946年,中共中央把他们救出来送到延安。
后来瞿独伊接受采访时说:“坐了四年牢,坐监狱也有好处,经过考验。在监狱里头,看到党员过党组织生活,我有时候也旁听。后来自己入党的时候,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觉得要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
瞿独伊于当年8月入党,真正成为共产党的一份子,今年刚好100岁的她与党同岁。
开国典礼上,她用俄语播报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作为俄语播音员,瞿独伊在天安门城楼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发了毛泽东的讲话。
瞿独伊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能够亲眼看到国旗升起,她感觉非常光荣,是她一生中“永远的骄傲”。
1950年3月,瞿独伊和她的丈夫李何被派到莫斯科去建立新华社记者站。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外建立的第一个新闻机构,瞿独伊和李何也成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期间多次担任周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七一勋章”获得者中,瞿独伊是唯一的新闻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