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日记,走进社区工作者的日常~

2021-07-02 19:01:38 作者:杨靖媛 田志轩 来源:上海杨浦 选稿:常善喻

疫苗接种是构筑免疫屏障的“全民大行动”,杨浦各接种点秩序井然的背后,是社区工作者日复一日的忙碌。在这期间,不少暖心的小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社区工作者“阿杜”用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一起看看他在日记中写下的暖心时刻吧~

5月12日周三,25℃,天气适宜。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护士们这两天很不容易,早中晚马不停蹄、连续作战,非常辛苦。社区卫生中心就这么些人,集中接种点、隔离点都要派人轮班,还有很多本职工作要做。

排片是同济新村小区早晚场,这个居民区的张书记能说会道,我就拜托他晚上接种结束后感谢一下医护人员。张书记还真能“来事”,在屏幕上打出了感谢的话语,志愿者们也向白衣天使们献上鲜花,希望此时辛苦加班到晚上的医生护士们,能感到开心吧。

5月15日周六,34℃,非常闷热,仿佛大热天。

5月15日晚上,“上海发布”发了一条关于疫苗接种的新消息:“5月17日起本市将启动76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登记预约接种工作。”我马上对一旁的老母亲说,这下你也可以打了!老妈说,她要在自己小区打。

之前,她这位楼组长也在动员楼道里的人打针,效果不大好,有的说身体不好不能打,有的说阿拉单位里打过了,有的说过段时间再讲,一栋楼动员了一圈,只有2个人打。以前老妈这个年龄不能打,做起宣传工作来“腰板”也不硬。现在她说,自己终于能“现身说法”,给老邻居们起个表率作用了。

5月18日周二,22℃,没有太阳天气适宜。

5月18日下午和晚上是两场“硬仗”。下午的同济设计院外场相当“火爆”,晚上18点旭辉广场朗致公寓专场开打。

三个多星期前,旭辉广场第一次开外场,周边几个居委会的干部都过来当志愿者,在广场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给路人科普接种知识。每次动员到一个人,志愿者都会陪着市民一起走到接种点登记扫码,交接给内场志愿者办完手续后才会放心地返回继续做“宣传员”。这样2个多小时来来回回要走好几遍,但一看到有那么多人接种,大家都顾着高兴了,没人喊累。

5月24日周一,28℃,天气晴朗。

中午,同济大学接种现场迎来了一位大咖级人物,他就是著名海洋地质学家,85岁高龄的汪品先院士。也巧了,前两天我天天在电视里看到他,先是科技节开幕式,后是一个科普的专栏节目,今天在现场见到他和蔼地和大家打招呼,顿时肃然起敬。汪老说:“之前我这个年纪是‘超龄’的,一听说现在76岁以上也能接种了,我就和爱人一起过来打疫苗了。”

5月29日周六,28℃,天气晴朗。

5月29日是居委会换届选举日,上午9点,换届选举投票热火朝天,而我们旭辉商业广场的临时接种点也开工了。现场有小朋友,给路人送上我们制作的防疫小卫士徽章,不少大人主动“撸袖”接种。无奈的是,因居委会换届,很多基层干部无法前来增援,一度还出现了志愿者忙不过来的情况。

下午4点,随着换届选举的尘埃落定,我们在紫荆广场的临时接种点也搭好了。现场不仅有事先安排的机关科室志愿者,也有刚刚完成换届就投入“战斗”的居委会干部,还有刚刚完成接力棒传递的老居委会干部……这么庞大的志愿者力量,真的令人感动。

正是在许多像“阿杜”一样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医务人员等共同努力下,6月28日21时08分,杨浦区完成接种1762373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达85.12万人。18周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77.6%。

构筑免疫屏障需要你的“一臂之力”快来接种苗苗Get属于自己的“健康武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