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勒比地区首个独立的国家到“世界末流”,200多年,海地发生了什么?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程靖 高兴
似乎难以想像,当下居然会发生一个国家的总统在自己住所被武装分子枪杀的事情。
但好像又是必然:海地,这个多年来严重政治内耗、领导人毫无作为的加勒比小国,每次出现在全球新闻头条时,几乎全是负面消息。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没有丝毫亮点、没有任何前途的国家。如果这还算一个国家的话。
然而,这个1804年就脱离法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加勒比国家,为何200多年来没有获得任何先发优势,最终沦落到世界末流国家的地步呢?
(图说:2019年12月,时任海地总统莫伊兹在首都太子港。图/AFP/Getty Images)
这个第一没有任何根基
还是先从这个国家的历史说起吧。
(图说:描绘哥伦布登陆伊斯帕尼奥拉岛的版画。图/Theodor de Bry)
海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的。
1492年,哥伦布航行抵达海地所在的伊斯潘尼奥拉岛(就是西班牙岛的意思),开启了西班牙人在岛上的殖民统治。因为种族灭绝以及传染病,岛上的原住民逐渐灭绝。为了补充劳动力,西班牙人又从非洲各地运来黑人作为奴隶。
这个岛的西部原先有矿产资源,但在20年内就被开采殆尽。所以,西班牙殖民者逐步放弃西部,势力范围主要聚集在东部。
西部无人区后来又慢慢成为欧洲海盗的聚集区。其中以法国人势力最强。
1697年,西班牙将这个岛的西半部割让给法国,法国人将其命名为“圣·多米尼哥”。法国殖民者又慢慢在岛上开辟了甘蔗和咖啡种植园,让该地区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富有的殖民地之一。
18世纪末期,受法国大革命影响,岛上的非洲黑奴在受过教育的黑奴杜桑带领下发动了摆脱法国殖民者的海地革命——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一般奴隶能发动的都是叛乱。
(杜桑画像,1743-1803年)
可惜,被称为海地国父的杜桑,在革命胜利前夕,被法国诱捕,后死于法国。他的得力助手德萨林,接过革命大旗继续革命,并于1804年1月1日宣布海地独立。
海地因此成为了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黑人执政的国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黑人是来自非洲各个地方的后裔,他们之间缺乏共同的土著语言与文化联系,又没有任何管理国家所具备的经验与能力。
独立后,海地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民主体制,独裁者不断上台、又不断被推翻,期间多次发生政变和内乱,他们甚至还侵略过岛上东部的多米尼加,政局动荡持续了百年。
据统计,自1804年至1915年间,海地共有近90位统治者相继上台,平均每位执政者执政时间只有一年出头的时间。
可以这样总结:海地的成立,没有民族根基,没有文化根基,更没有治国根基。
美式民主的样板间是一个笑话
1915年,海地又一次发生政变后陷入了无政府状态,最终美国入侵海地。当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太子港后控制了局面,并遴选出了一位美国认为合适的总统。
占领期间,相比海地的经济改善与公共基础设施的重建,美国更得意的“成功”在于民主制度的输出。
海地,曾一度被美国视为“美式民主的样板间”重点宣传。今天来看,没有结合本国实际,直接复制粘贴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尤其当这个国家还一直在对外侵略扩张时),无疑是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
有学者指出,海地国家治理失败的根源在于从开国之初,就一直缺少一个有治理经验的中间管理阶层。
因为这个国家的黑人老百姓都来自非洲不同地方,缺少文化联结,没有民族认同感,唯一可能有的管理经验来自于法国殖民者与岛上一些黑白混血,但他们都在开国之初,被海地政府全部赶跑或者屠杀。
从革命的彻底性上可能是好的,但从国家治理层面来说,则是埋下了重大的隐患。许多当权者都是军人,都崇尚简单的暴力,根本没有远见卓识。
建国200多年来,海地的国家治理经验,在动荡不堪的政权交替中,几乎没有得到有效积累与提升。再加上美国势力长期插手,悲剧注定如此。
1934年美国撤出海地后,至今仍保持着对海地金融和政坛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巫术独裁统治29年
1957年,海地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领袖杜瓦利埃上台,开启了其家族对海地长达29年的独裁统治。
医生出身的杜瓦利埃解雇了军队领袖,并成立了一支国家安全志愿军“通顿马库特”(意为“吃人的魔鬼”),用巫术作为意识形态,开展统治。作为巩固自身权力的秘密警察队伍,大范围肃清全国范围内反对自己的组织和平民。
1971年4月,杜瓦利埃去世,他的儿子小杜瓦利埃继任总统,就职时年仅19岁。小杜瓦利埃延续了父亲执政期间的腐败本能,也继承了父亲对威权的追求:据统计,杜瓦利埃政府中的军队、秘密警察、总统卫队和民兵等开支,占海地每年国家预算的一半。
杜瓦利埃父子执政期间,有10多万海地人被枪杀、拷打、拘押或流放。
(图说:老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左)与他的儿子小杜瓦利埃。图/AFP)
由于家族与美国的紧密关系,杜瓦利埃父子统治海地期间得到了美国数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但这些资金几乎未被用以造福海地老百姓,大多进了他们家族的口袋。
1986年,小杜瓦利埃下台后逃离了海地,但海地政坛的混局并未就此结束,军事政变和叛乱仍是这个国家的政治主旋律。而此次遇刺的总统莫伊兹在2016年大选中上台后,执政四年半中更换了6任总理,他本人今年2月就遭到过一次暗杀。
(图说:2021年3月,海地人走上街头抗议莫伊兹“超期”执政。图/AFP/Getty Images)
国际社会各种援助各种心累
据非政府组织“消除饥饿行动”的报告,截至2019年,海地超过一半人口面临着长期的食物不安全,22%儿童长期营养不良,一些海地老百姓现在还真是用吃土过活。
海地的人均GDP刚过1000美金,是全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而和海地同处一岛的多米尼加共和国,人均GDP是海地的近10倍。人口基数相仿的两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有着天壤之别。
讲西班牙语的多米尼加共和国要比海地晚40年建国,历史上还曾经被海地入侵过。
(图说:2010年,海地地震后的首都太子港。图/The New York Times)
此外,数次天灾也给海地经济基础造成严重打击。2010年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死亡人数近30万;随之而来的霍乱又造成了9700余人死亡;2016年的飓风“马修”在海地造成至少150万人口受灾。
整个海地,目前只有一条全天候的柏油公路,其他马路,一下雨,全成泥潭。
处在加勒比海中心地带的海地,最近距离美国最东南的佛罗里达州仅有1125公里,所以,长期以来,社会混乱的海地成了假币、毒品与偷渡在加勒比地区的中转站。
为此,美国缉毒局经常派员在海地缉毒——这大概也是总统被刺杀后,有人猜测是美国缉毒局特工干的原因。
据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OCHA)今年发布的报告,海地帮派暴力横行,首都太子港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共有95个武装团体活动。这些武装团体平时干什么勾当,也就很清楚了。
今年初,在一次联合国视频会议中,包括中美法几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海地的治国理政发出了严厉的批评。当下,联合国大家庭对一个国家的认知如此高度一致,还真不多见。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公开表态的原话是:
“长期以来,海地政治派别争斗不休,政治人物毫不作为,滥权腐败屡禁不止,国家治理几近失败。当前海地政治僵局依旧,安全形势恶化,新冠疫情和经济社会困境相互叠加,暴力犯罪和社会动荡相互交织,普通民众苦不堪言。”
(图说:2007年,一名联合国维和部队士兵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执勤。图/The New York Times)
联合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帮助海地摆脱各种危机,在海地的投入已达80亿美元,这其中也包括与海地并没有外交关系的中国(我们还是很人道主义的)。但这些投入都没有得到珍惜和善用,没有收到应有成效。
“海地依然深陷政治、经济、社会、人道多重危机,海地人民似乎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海地政府和海地领导人对当前这种失望甚至绝望的局面负有主要责任。”耿爽直言不讳。
一到竞选期各种暴力事件频发
耿爽对海地“国家治理几近失败”的说法得到了一位曾在海地工作生活过的中国人高度认同。他对纵相新闻记者表示,针对海地乱局的描述毫不夸张,他认为这个国家的治理“已经烂到了根”。
他告诉记者,自己曾与海地高级官员的安保队长交流过,发现该国领导人的安保人员几乎清一色是外国雇佣兵,“因为本地人太穷了,很容易被买通,领导人和重要部门的安保队伍只能从国外聘请。”
他向记者回忆,在海地工作期间,当地社会暴力事件频发,每一次政坛轮换时期尤为严重。海地计划于今年9月举行总统大选和地方选举,他认为这个时间点出现总统遇刺事件“并不意外”。
“拉选票的方式也很简单,常常是管顿饭就会把票投给你。你说,这样选出来的的领导人,会对老百姓真正好吗?”他说,海地的贫富分化非常严重。
被刺杀的莫伊兹或许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来临。事件发生后,担任海地驻美大使的艾蒙透露,莫伊兹今年早些时候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由于自己推进的改革举措,“有一百万人想杀我”……
可以预见,这绝不是海地政坛发生的最后一起“意外事件”。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纵相新闻】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