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首相前军师再爆约翰逊抗疫不力猛料:首相曾说“得新冠,活得久”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程靖
前英国首相顾问多米尼克·卡明斯日前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声称,去年英国爆发秋季疫情时,首相约翰逊尽管表示要严格防疫、阻止医疗系统挤兑,但此前有过与做法截然相反的想法,甚至有过不尊重生命的言论。
尽管卡明斯的采访尚未播出,他的说法已经引起轩然大波。当然,也有议员和网友指责去年11月就和首相“闹掰”的卡明斯“过去几个月来忙着攻击约翰逊”,也没有给出有有力证据证实自己说的话。
(截图自BBC)
卡明斯说了什么?
据BBC报道,在他职业生涯中首次接受的一对一电视专访中,卡明斯抛出了不少“劲爆”说法,首当其冲的是约翰逊在去年秋季第二波疫情爆发时拒绝加码封锁措施,因为他发现“死去的人大多是80岁以上的”。
英国新冠疫情在2020年3月暴发后,曾于夏季时短暂回落,到了秋季开始第二轮暴发,12月时单日新增确诊超过6万例,是疫情迄今为止的最高值。
卡明斯说,在秋季疫情暴发之初,约翰逊政府对是否封城相当犹豫。当时的英国政府内部为是否要加强措施展开激辩,其中英国首席医疗官惠蒂和首席科学顾问瓦伦斯都支持从九月中旬起加强封锁,但约翰逊的回答是:“不不不不,我不打算那么做。”到了10月,英国单日因新冠死亡人数超过了100人,彼时工党党首施塔莫提出了另一种封锁方案,但约翰逊仍然拒绝实施。
一条据信为约翰逊发的手机消息写道,他对新冠死亡数据“有点震惊”,他得知新冠病亡者中男性的年龄中位数是81至82岁,女性为85岁,比英国的人均寿命还长;于是他说,“得新冠,活得久。”
约翰逊的信息还写道,“几乎没有60以下的患者需要住院,而且这些患者基本都康复了。”约翰逊说,他“不再相信”医疗系统崩溃的说法,因此需要重新调整防疫政策,“在这个国家,80岁以上的人口最多300万。”约翰逊随即得出结论,表示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封锁。
卡明斯称,当时的约翰逊宁可让新冠“席卷全国”,也不愿让它重创英国经济。
不过,当年10月31日,约翰逊还是宣布了对英格兰地区实施为期4周的封锁,称这是“保护医疗系统所必须的”,“如果不采取严格行动,死亡人数或达到每天数千人。”
对于卡明斯的严厉指控,英国首相府回应道,约翰逊在疫情期间“遵循科学建议,采取了必要措施来保护生命和民生”,政府也在三度封城中“确保了医疗系统不至于崩溃”。
卡明斯还说,去年疫情临近爆发之时,约翰逊想要继续和女王每周三的见面,在他提醒了首相“新冠病毒可能会让她没命”后,首相意识到自己之前没想清楚,才明白不应该去。
(图说:约翰逊与英女王的会面自疫情起便中止,直到今年6月才恢复。图/Reuters)
卡明斯的指控引起了巨大反响,不少网友抨击了约翰逊的疫情应对。一位网友提醒道,约翰逊在疫情暴发之初发表演说时便让大家“准备好失去所爱之人”,因此这一次他“站”卡明斯。
《商业内幕》的资深时政编辑比安科夫更是转发了约翰逊的短信文字并感叹道:“在疫情开始6个月,近6万人因新冠死亡,自己感染新冠进过重症监护室的情况下,他能写得出这样的话。”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卡明斯说的话“毫无意义”,他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拉约翰逊下台”。 还有网友说,如今英国政坛“没有一个像样的反对党”,导致保守党只能内部相互攻讦。
卡明斯是谁,他和约翰逊又是怎么闹翻的
多米尼克·卡明斯是一名英国保守党人,和约翰逊的职业渊源颇深。在2015-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期间,卡明斯就担任了脱欧阵营的竞选主管。2019年起,卡明斯被任命为约翰逊的首相顾问,被称为约翰逊“事实上的参谋长”。
2020年3月,疫情期间的一桩“丑闻”让卡明斯变得人尽皆知。3月27日,在英格兰首次封城开始仅4天后,已出现新冠症状的卡明斯载着妻子和儿子,从伦敦驾车前往杜伦的父母家,逗留期间还前往其他城市,最后又开车回到伦敦。
在封城期间“举家出游”的举动在英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因当时英国政府已禁止所有非必要长途旅行,愤怒的民众指责政府官员在防疫上实行“双重标准”。45名保守党议员要求他辞职,但当时卡明斯的举动得到了约翰逊的背书。
当年8月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卡明斯的行为在疫情期间破坏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图说:卡明斯。图/EPA)
2020年11月,卡明斯从首相府辞职。2021年5月,卡明斯在下议院就政府新冠疫情应对发表了长达7小时的证词,他代表本人和其他官员向公众道歉,称由于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失误,有“数千人没有必要地失去了生命”。他还指责约翰逊并非带领英国走出危机的“合适人选”。
BBC报道称,在接受采访时,卡明斯的主张多次被记者挑战,但卡明斯说,如果能进行公开听证,他的说法都能被证实。
主持这场采访的BBC时政新闻编辑库恩斯伯格指出,作为前脱欧阵营的竞选主管到后来的首相顾问,“(除了卡明斯)没有哪个人的思想对英国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库恩斯伯格说,卡明斯的主张大多是“对某个事件他自己的解读”,“无论是好是坏,它能帮你对过去几年发生的事情多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