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他们站在这里几分钟就全身湿透

2021-07-21 15:52:57 作者:俞超 来源:上海嘉定 选稿:丁怡隽

轨交11号线每天都会有车辆驶入位于上赛场的维保基地,接受例行检查和车况维修。对于在室内无空调环境下作业的维保人员来说,在车顶维修检查时,有时候温度甚至高达50℃,穿着工作服登上车顶,不出几分钟,全身就会湿透。

7月20日下午1点,室外温度33℃,虽然没有前几天那么闷热,但记者一走进地铁维修车间,还是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炙热的气息。为了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维修工人正在按照既定的步骤,马不停蹄地开展检查和维修。

受电弓是地铁车厢从接触网取得电能的电气设备,安装在地铁车顶上,负责该设备维修的王轶已经和地铁“打交道”十多年了,每年的夏天是他最不喜欢的季节,因为一般一修就是4个小时,衣服不到一会就会全部湿透,为此,他常常要在办公室多准备几套工作服。

记者注意到,当他摘下专业的防尘口罩和安全帽时,头部和脸部已经完全被汗水浸湿,鼻子和脸上有明显的勒痕。王轶表示,虽然辛苦,但这一切都是职责所在、使命所向。

为了防止扬尘,列车维修基地是相对封闭的空间,车库内不能安装空调,只能用大功率风扇帮助大家降温。“今天的温度比前几天好一点。”同样脸上挂满汗水的顾韬淡定地告诉记者,前几天天气闷热,感觉都没地方躲,只能靠车间内的风扇降温,但效果并不明显,自己的衣服都是湿了自然风干、风干了又湿。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维修七部11号线上赛场基地主管浦浚介绍,高温时段,列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进站后车顶的温度接近60℃,哪怕停靠一段时间后的温度也会在50℃上下,如果遇到需要紧急维修的车辆,工作人员就要冒着高温抢修。

据介绍,在做好每个月一次更换空调滤芯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还会在夜间提前设置好车厢内空调的温度,并实时监控车厢内温度的变化,根据人流量等情况及时调整。目前每天在轨交11号线上赛场基地工作的维保人员在45人左右,从上午9点半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半,确保车辆的安全、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