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团队培训和大规模群文活动/采取预约制……来看浦东公共文化场所如何严格防疫
“请出示随申码,姓名和联系方式登记一下……”上午9点,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入口处,保安不停提醒着进来的市民做好相应防疫举措。
位于曹路镇的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一个区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着曹路大居及周边的居村民。当前疫情防控情况下,如何正常满足老百姓的文化活动需求?
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周建义告诉记者,中心每天参观量有一两千人,为了确保疫情防控效果,中心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实施了一系列防疫举措。
“入口处是第一道关卡,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和保安严格查看随申码,并测量体温,同时要求每一位市民都登记姓名和联系方式。”他说。
中心内的乒乓球室、图书馆等设施依然开放,门口都悬挂着“已消毒”的告示。另外,各类设施等采取了分时段预约的做法,控制实时在场人数。
乒乓球室内,除了在球台上捉对厮杀的市民,等候的市民并不多,并且都自觉佩戴了口罩。乒乓球爱好者郭元光说:“我们一些球友都会提前预约,这样人不多,大家也放心,休息的时候也会戴好口罩,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
而在三楼的图书馆内,工作人员还提前减少了每张书桌配比的座椅,由原来的一张桌子六把椅子减少至四把,增加读者之间的距离。每个周末都会前来学习的刘响响告诉小布,工作人员会经常在馆内巡视,提醒大家戴好口罩,“绝大多数人都很自觉,所以我们也比较放心。”
工作人员张稚雯介绍,图书馆会对图书进行消毒,“包括读者还回来的书,统一放在小推车上,等闭馆后经过红外线消毒,再放回书架供读者再次借阅。”
在大门、电梯等人员出入频繁的区域,保洁人员都会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让市民安心使用。此外,四楼的影院也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对场地和3D眼镜做好消毒并登记。
周建义告诉记者,中心暂停了可能存在风险的团队活动,包括各类团体性培训和群文活动。“我们将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等合适的时机再恢复这些群文活动和服务。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市民安全地享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