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在观众心里头
“看似个鸳鸯蝴蝶,不应该的年代。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花花世界,鸳鸯蝴蝶,在人间已是颠,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写《新鸳鸯蝴蝶梦》的黄安,大概没有想到,有一日他的这首歌会“切”准一群命运飘零的上海人,给予他们“繁华落尽”后的安慰。纵使人生是一场荒凉的旅行,人走不留痕,可触手却依旧有“来过”的余温。
近日,改编自金宇澄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的舞台剧《繁花》(第一季)正在上海美琪大戏院热演。这部曾获得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创新剧目、壹戏剧大赏年度大戏等诸多业内奖项的作品,将于本月29日完成第一季的封箱演出。紧随其后,已完成剧本创作的《繁花》(第二季)将于今年底上演。
图说:《繁花》剧照 官方图
“不响”的繁花“炸”出一地感伤
“不响”在沪语中是“不吭声”的意思,这是上海语境下“说话留三分”的习惯,是“看破不说破”的处世哲学,更多是无法置身事外又难辨个清清楚楚的无奈,临了只能“不响”。表面上的“不响”,却不能真的视若无睹,于是那些“欲言又止”统统被埋进心里,一不留神便“炸”出一地感伤。
《繁花》小说中拥有一千五百六十多处“不响”,若将“不响”以沉默处理搬上舞台,实为大忌。如何处理这种舞台沉默?如何将演员的心境“停”在舞台上,导演马俊丰选择“把技术层面的问题放到美学层面去解决”。当美学的气氛被营造出来,戏剧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一体,“就像吹一个大泡泡,在这个泡泡中轻轻地去做一些变化和摇摆”。
于是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转盘,它是一个“圆”也是命运年轮的投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阿宝、沪生、小毛、姝华、李李……那些在时代浮尘中来来去去的人们,无一例外走在这旋转不停的圆盘上,他们看似不停地前行,回头看看兜兜转转仍在原地,充斥着无奈、荒凉、寂寞的回响。
他们身后,幕布上长长的铁路,拉长了回忆的时间轴与城市生长的记忆线,那是离开故土的不舍以及不知归期的迷茫,很多有情人的命运就此错开,诚如姝华写给沪生的那封“不必再回”的信:“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是正常的,独立出生,独立去死。人生就是一场荒凉的旅行。”
全沪语对白听见家的记忆
不同年龄的上海人看《繁花》的感受是不同的,但无一例外,都会被剧中亲切而久违的乡音所感动。听到过最真切的表白,是一个上海阿姨走出剧场时对小姊妹的感慨:“格则戏看上去好像撒阿么刚,实际上戏倒还蛮足额,关键气氛好!不过,哪怕撒阿么刚,听三个多钟头上海闲话,阿是开心额。”
为真实呈现上海生活的质感,也为更好地用沪语表演,剧组的演员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只有李李的“身份”特殊,不需要会上海话的,但她为了呈现一个已在上海浸润多年的餐厅女老板的形象,也学了一些上海话,在表演中体现出与上海人的熟络感。导演马俊丰说,“其实我们这个戏并不是单纯的怀旧,而是在舞台上寻找一个上海的质感。”
《繁花》之所以能“落”到观众心里,贴近上海格调的“氛围感”是关键。主基调是一种生活化的散漫,少见传统里的高潮,而是每当情绪被吊起,无论欢喜或忧愁、惆怅或感伤都会在触点时戛然而止,徒留一声叹息。像“汪小姐”那样“心急火燎”的是罕见,多数都是“阿宝”式的“声东击西”或是沪生般的“欲语还休”,他们“以自嘲回避剖露真心”,看似“粘滞疙瘩”的温吞水个性实则是不愿直面的“自我保护”。
记忆流也勾起中老年观众的往昔记忆。作品从场景、道具、服化等全方位展现两个时间维度:上世纪60-70年代,与上世纪90年代两个时代的巨大区别;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上海人走在潮流尖端,以汪小姐爆炸头的扮相为代表,服装造型上参照上世纪90年代最时髦与外放的方式去设计,表达那个时代的五光十色。
尽管演员都是“沪籍”,但主创包括马俊丰在内大多却并非土生土长上海人,他们在这座城市生活良久,带着移民眼光和当代视角来展现《繁花》中的上海怀旧感。
早在项目之初,《繁花》就计划要做成一部“舞台连续剧”,因为原著小说35万字的庞大体量,以及纷繁的故事和上百号人物,实在不是几小时的舞台剧可以完全容纳。在第一季封箱之时,《繁花》的第二季也即将开排。第二季的主创阵容基本延续了第一季的人马。依旧由温方伊编剧,马俊丰执导。9月份进入创排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演出。(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