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一封被拒收的挂号信
李南法官:
您太辛苦了,我不知道您喝什么水,给您点小钱,自己买吧。
您要多保重。
一个牛皮纸的信封里,除了这张字条,还装着2000元现金。这是李楠法官在取立案庭邮件的时候,发现的一封挂号信,上面的名字写着“李南”,她心想着名字写错了,也没想太多。但是等她打开信封,看到了里面放着的一张纸条和一沓现金时,先是有些惊讶,却来不及细想,拿起信封就直奔纪检部门。
原来,寄件人是前不久来法院立案申诉的王奶奶。年近七旬的王奶奶因为要照顾生病的老伴儿,加上受到疫情影响,未能在上诉期内向一审法院提交上诉状。于是,王奶奶便来到北京金融法院立案窗口,想申请再审。她言辞激烈,情绪激动,表达了自己对一审判决的极度不满。
面对对抗情绪十分严重的王奶奶,李楠法官主动上前,一边安抚,耐心向她解释法院的判决思路及举证规则。一边仔细审查王奶奶提交的申请材料,耐心指导,引导她顺利完成了立案。
李楠法官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为民服务的务实作风,让王奶奶赞不绝口。回去后,王奶奶左思右想,总想着应该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一下对法官的感谢,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纪检部门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第一时间致电王奶奶,让她来法院取走2000块钱,并当面对王奶奶进行了批评教育。王奶奶表示接受,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临走前,她再次来到了立案窗口,当面向李楠法官表达了感谢。
“为民办事,体现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引导有困难、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顺利完成立案是法官的职责所在,拒收礼金更是每个法官应该做的。”李楠法官说。北京金融法院自建院以来一直要求全院干警“系好入院来的第一颗扣子”,特别是在司法办案过程中,要切实提升廉洁自律意识,树牢思想防线,真正让队伍教育整顿的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果。
供稿:北京金融法院
文字:徐宇翔 曾巧艺
编辑 :曾巧艺 姚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