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女高音特蕾莎·齐里斯·加拉去世
特蕾莎·齐里斯·加拉
日前,波兰国家歌剧院发出讣告,波兰女高音特蕾莎·齐里斯·加拉(Teresa Zylis Gara)在波兰罗兹去世,享年91岁。她在其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以甜美的嗓音、迷人的舞台表现力为国际观众所熟知。
早年间,特蕾莎以抒情女高音的身份活跃在舞台上,尤其擅长演绎莫扎特作品。随着年龄增大,她的声音变得更加丰富,开始尝试更需要戏剧性和抒情性的剧目,包括普契尼《托斯卡》中的同名角色、柴科夫斯基《尤金·奥涅金》中的塔蒂亚娜,以及瓦格纳《唐豪瑟》中的伊丽莎白。
对一些歌剧迷和评论家来说,特蕾莎的声音虽然优美,但缺乏个性,她的声音总是优雅中有所克制。《纽约时报》评论员彼得·G·戴维斯(Peter G. Davis)对她在1970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演出的莫扎特《魔笛》中的帕米娜大加赞赏。戴维斯写道,她冷静的声音并不具有特殊的色彩,但它的声音令人愉悦,她优雅而时髦地演绎了莫扎特的旋律。除了释放出女性天生的温暖和魅力之外,她还在演绎中加入了令人愉悦的幽默元素,又注入了一些悲怆的色彩。
两年后,评论家艾伦·普法伊费尔(Ellen Pfeifer)在评价其在波士顿巡回演出威尔第的《奥泰罗》时写道,特蕾莎饰演的苔丝狄蒙娜“是一个活泼、成熟的年轻女性,而不是通常那种娇小稚嫩的少妇。她的歌声优美、丰满,通透而灵动”。
1974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蕾莎谈到在表演中过于情绪化的风险。当她在学生时代,在亚特兰大表演普契尼《蝴蝶夫人》中的同名角色时激动落泪。“太可怕了。”她说,“当你哭的时候,你就不能唱歌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让情绪肆无忌惮地蔓延,太危险了。”
特蕾莎于1930年1月23日出生在波兰的兰德瓦洛,也就是现在立陶宛的伦特瓦里斯,她的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1946年一家人在波兰罗兹定居,16岁的特蕾莎决定投身歌唱事业。她在1954年的波兰青年歌手大赛上获得一等奖,1956年,她在克拉科夫的歌剧院登台,演绎19世纪波兰作曲家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的作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在法国图卢兹和慕尼黑获得的众多奖项为她赢来了与奥伯豪森、多特蒙德和等歌剧院的合作机会。
1954年,特蕾莎嫁给罗兹一所技术学校的校长杰西·加拉(Jerzy Gara)。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但事实证明,“同时成为妻子、母亲和享誉国际的艺术家是不可能的。”她说,“我选择了当艺术家,我接受自己的选择,也接受我个人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当她的儿子6岁时,她把他留在罗兹由她的母亲照顾,然后定居在德国追求自己的事业,她的事业很快就开始蓬勃发展。“有时天赋会带来一种责任。”
1965年,特蕾莎在英国格林德伯恩音乐节上饰演《玫瑰骑士》中的屋大维。第二年,她在巴黎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演出。1968年她在莫扎特《唐·璜》中扮演的唐娜·埃尔维拉成为她的名片,在1969年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她表示,能得到这个角色是“命中注定”。
2015年,《歌剧新闻》刊登了一篇文章,让歌剧专业人士选出他们最喜欢的大都会歌剧院“天后首演”,美国女高音歌唱家玛蒂娜·阿罗约(Martina Arroyo)选择了特蕾莎版本的唐娜·埃尔维拉。阿罗约说:“她唱得很好,嗓音纯正,风格恰到好处——她是埃尔维拉中最棒的一个。”大都会歌剧院的总经理鲁道夫·宾(Rudolf Bing)随后与特蕾莎签约。在16季的演出中,她与大都会共演出了232场,出演了20个角色,包括《玫瑰骑士》中的玛莎林、瓦格纳《罗恩格林》中的伊丽莎白等。
整个20世纪80年代,特蕾莎继续在世界各大歌剧院表演。在后来的几年里,她一边在摩纳哥的家中生活,一边回到自己的祖国,担任比赛评委和教授年轻歌手。在2009年的一次《歌剧新闻》采访中,当被问及是否会告别歌剧时,她表示:“这永远不会发生!舞台上的灯光一秒钟也不会变暗,因为我把我所有的艺术灵魂、知识和经验都传递给了我才华横溢的学生们。”
张硕/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