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当代北京城市中轴线的规划与建设
作为首都空间秩序的统领与功能组织的骨架,长安街和中轴线奠定了首都的大格局,而中轴线更是承载城市发展的脊梁。它历经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不断被改造和发展,始终适应着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需求。
1、中轴线的空间分段
伴随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北京城市中轴线在传统中轴线的基础上进行了持续扩展与演变,已发展成为以文化职能为主,集中展示中华文明的大国轴线。空间上,向北延伸至奥林匹克中心,直指燕山山脉,向南延伸至大兴国际机场,抵达永定河水系,形成了山水之间更为壮美、恢弘的城市轴线。传统中轴线,承载传统文化精髓,正在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中轴及其延长线,承载体育、文化、生活休闲功能,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展示区;南中轴及其延长线,承载生态、文化、国际交往功能,是未来首都功能的拓展区。
结合历史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可划分为五大段 :
北中轴延长线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至燕山山脉
北中轴 :钟鼓楼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长约 8.5 公里
传统中轴线 :钟鼓楼至永定门,长约 7.8 公里
南中轴 :永定门至凤池公园(规划中),长约 11.5 公里
南中轴延长线 :凤池公园(规划中)至永定河水系
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分段示意
(图片来源: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中轴线发展演变的时间轴
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发展北京城市中轴线,国际重大活动举办地选址中轴线,也是在另一个层面对中轴线统领地位的强化。回顾中轴线发展历程,可了解近当代城市建设对传统中轴线思想和格局的尊重、延续,也更能够深刻体会中轴线对于首都北京的重大意义。
重大历史事件
1990 年,为迎接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召开,中轴线北段道路按规划实现,并在中轴线的北四环位置建设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2008 年,为举办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中轴线上北四环至北五环的区域由原来的行政办公预留用地调整为奥林匹克公园,并建设完成奥林匹克中心区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19 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完成建设正式启用,成为位于中轴线最南端的城市新坐标。
重大城市规划
1946 年,国民政府编制了《北平都市计划大纲》方案,在城市南部规划南苑机场,城市中轴线向南延伸直达南苑机场。
《北平都市计划大纲》将中轴线向南延伸至南苑机场
(图片来源: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949 年 9 月,都市计划委员会组织专家研究北京城市规划建设问题时,提出若干设想方案,其中包括在北中轴顶端规划森林公园。
1954 年,《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中将传统中轴线向北延长至北郊洼里一带,中轴线北端规划预留为行政办公用地。
《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在中轴线北端预留行政办公用地(图片来源: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983 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从前门往北至北二环是城市中轴线的主要地段,要着重保护其景观,两侧一定范围内建筑高度要严加限制。
1993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 年—2010 年)》提出,旧城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两侧,主要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用地。中轴北延长线两侧及其北段,除已安排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外,要慎重选择合适内容,建设能代表 21 世纪中国首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的大型公共建筑。中轴南延长线两侧的工业、仓库区,部分调整为公共建筑用地。
北京市域总体规划图
(图片来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
2002 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明确了保护与发展城市中轴线的各项举措,提出复建拆除于 1956 年的北京传统中轴线的南起点永定门城楼,要求严格控制永定门城楼周边的建筑高度 ;以中轴道路中心为基准,距道路两侧各 500 米为控制边界,形成约 1000 米宽的范围作为北京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控制区域,控制建筑的高度和形态。
北京城市中轴线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片来源:《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3 年,北京市政府批复《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确定将北中轴原行政办公预留用地调整为体育文化区,作为奥运主会场。规划提出要把这一区域建成充满活力、市民喜欢的城市公共活动区域,使其成为集体育、文化、会议、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并有配套商业、酒店等服务的多功能区域。
2003 年,《北京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综合方案》以从清河到南五环长约 30 公里、宽度 650 米至 4500 米不等的城市中轴线区域为规划设计对象,对 2002 年原北京市规划委 员会组织的国际方案征集成果进行综合。规划提出要以北端的体育文化区、中部的历史文化区及南端的未来城市新区为基础塑造形成一条具有鲜明民族特征、融合艺术和纪念意义的城市轴线。
2005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 年)》提出,要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中轴线以文化功能为主,以中部历史文化区、北部体育文化区、南部城市新区为核心,体现古都风貌与现代城市的完美结合。其中,中部地区荟萃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应严格保护;北部地区以奥林匹克中心区为主体,建成国际一流的文化、体育、会展功能区;南部地区通过引导发展商业文化综合职能及行政办公职能,带动南城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片来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2017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明确中轴线及其延长线起止,提出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以文化功能为主,是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既要延续历史文脉,展示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做好有机更新,体现现代文明的魅力。
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片来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2019 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贯穿的昌平、朝阳、海淀、丰台、大兴 5 个区的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将总体规划对轴线区域的空间管控、功能引导、景观环境等要求进行了分解、细化。
自元至今,中轴线见证着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彰显中华精神,如何让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的永续利用同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从而谱写出更加灿烂的篇章,是每一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们都需要审慎回答的问题。
本文作者:叶楠,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