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50年丨“洋女婿”欧君廷:把承载中美友谊的乒乓球拍传给女儿

2021-11-30 16:52:31 作者:吴琼 来源:东方网 选稿:夏阳

近日,中美选手史上首次组队出战世乒赛混双比赛,让无数人沸腾。“乒乓外交”50年后,中美运动员再次因为这颗“小球”站在了一起。这一消息不仅吸引了两国球迷的关注,也让在中国生活十余年的美国人Justin O’Jack(欧君廷)心潮澎湃:“能够看到中美组队出战,非常鼓舞人心。而且,这次世乒赛也是首次在美国举行,代表着中美乒乓友谊的延续。真希望能在现场观赛。” 

Justin和女儿在打乒乓球

被乒乓圈粉的美国父女俩 

Justin是一位居住在上海的“洋女婿”。今年4月,他曾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学生组成搭档,打了一场中美乒乓球友谊赛,因此成为新一代“乒乓外交”的亲历者。从对乒乓一无所知,到逐渐掌握挥拍、攻球的技巧,短短1个月,在中方教练和搭档的帮助下,Justin的乒乓球技有了不小的提高,也渐渐爱上了这个“小球”运动。

“我们比赛当天,世界冠军王励勤还现场表演了乒乓对打,我就站在他的身后!我发现,原来,高个子打乒乓也有优势!”Justin说,他不仅领略了世界冠军的帅气风采,还让同为高个子的自己更有信心练好乒乓。

2021年4月10日,上海举行中美乒乓球友谊赛。图为Justin与队友在比赛现场

他笑言,当初为了学打球,自己还花“重金”买了一只球拍。“这是我学打乒乓的第一笔‘投资’。如今我把这个球拍传给了我女儿。”现在,Justin和自己10岁的女儿每周都会跟着教练学打乒乓。

担任教练的管文涛是上海体育学院中乒院的一名学生,可以用英语流利地和Justin交流。他说:“虽然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但体育却是相通的。在乒乓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彼此国家的文化、习俗等等,有更多的话题,交往的过程中双方都很愉快。”在感受到美国人契约守时的精神、好学乐学的天性的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把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踏实认真传递给国际友人,并且认为,长此以往,这样的交流对国家间友谊的促进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Justin的女儿在教练管文涛的指导下学习乒乓球

中美应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50年后的今天,为什么我们依然要回顾和纪念“乒乓外交”?对于从事中美教育交流的Justin来说,传承“乒乓外交”的精神,对如今的中美两国至关重要。  

Justin说,自己和太太来自不同的国家,一个来自美国加州,一个来自中国上海,有着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但夫妻双方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一起呵护培养子女,一起维持家庭。同样,两个国家的关系亦是如此:中美面临气候变化等共同的考验,既然两国之间为了同一个地球、为了让世界更美好的目标是相同的,为何不能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在家庭教育中,关于孩子的“身份认同”的话题,Justin也会用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应对。他告诉女儿:“你既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而不是一半中国人,一半美国人。” 一次,全家人在看电视转播的体育比赛,正巧是中国队比美国队,Justin转过头问女儿:“你支持谁?”女儿毫不犹豫地说:“我都支持!”谁输谁赢,对孩子来说并不重要。但这个简单的道理,似乎也能给我们一些反思。 

新冠疫情后,赴美留学的大量中国学生曾因签证发放问题,无法及时出国接受教育。身为弗吉尼亚大学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Justin从去年以来变得异常忙碌。为了让学生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尽快投入学习,弗吉尼亚大学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紧急建立了高校学分互认机制,因疫情无法出国的学生可以在国内高校就读。“学生很激动,终于有机会进入梦想中的名校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学习了!”Justin说。

2020年秋季学期,因疫情留在国内的弗吉尼亚大学新生在复旦大学就读

2021年春季学期,因疫情留在国内的弗吉尼亚大学新生在北京大学就读

而这背后,中美校方人员都付出了诸多时间和精力,大到合作项目的制定,小到每本教材的翻译,但合作带来共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 

Justin在介绍弗吉尼亚大学时还说道,学校有一支大学生组成的乒乓球俱乐部。“他们乒乓球打得不错的!希望疫情后,我们可以组织他们来中国走走看看,和中国的学生交流、打比赛。”他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