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幢弄堂老建筑被海派艺术新生活唤醒,“今潮8弄”全新亮相

2021-11-30 19:20:18 来源:上海虹口 选稿:潘子慧

66幢弄堂老建筑被海派艺术新生活唤醒,随着四川北路武进路口的一批,历史建筑完成改造修缮,虹口区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正式亮相。

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百年老建筑被注入文化文艺元素,以全新姿态再立“潮头”,打造沪上文化艺术新地标。

保护好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历史价值。虹口正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以科学态度、绣花功夫做好保护利用的大文章,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更好保护,做到处处见历史、处处显文化,更好塑造城市软实力的神韵魅力。

以用促保

老建筑展现“新姿容”

兜弄堂,邂逅一场艺术“奇遇”;逛市集,回归老上海的本土生活。在摩登风雅的海派元素浸润下,石库门老建筑正展现全新姿容。

据介绍,“今潮8弄”是虹口区滨港商业中心的修缮保护街区,面积1.5万平方米,包括8条里弄、60幢石库门房子和多幢优秀百年历史建筑。

其中,既有历经百年沧桑的精致大宅“颍川寄庐”,也有见证历史变迁的石库门弄堂社区“公益坊”,融汇中西的“扆虹园”等。

在对“今潮8弄”的改造修缮中,虹口在“留”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修”和“用”,对老建筑修旧如旧、持续利用,将历史风貌保护、城市功能完善和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有机结合,在以用促保中推动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如始建于1907年的颍川寄庐就用足了“绣花功夫”。据崇邦集团项目部工作人员李凡介绍,无论是客堂间的木门、雕花楼梯,还是颇具历史韵味的拼花地砖,都在原料取样的基础上,重新定制部件,对整栋建筑进行全面修缮复原,还原历史风貌。

而在“公益坊”民宅部分,相关单位也对清水砖墙作了重点修缮,清洗外立面、解决风化和伤病问题,做好墙面灰缝与保护界面剂,提升“72家房客”老宅的防水与保温功能,并在墙体内侧做了加固处理,于建筑外墙设立沉降观测点,通过观测数据掌握房屋架构的变化。

“今潮8弄”是虹口为城市更新所做的一次有益探索。近年来,虹口不断提升城区软实力,积极探索推进历史文脉全过程保护开发利用机制,在历史建筑的“老瓶”中注入文化创意的“新酒”,在城区建设的新址中留存市民的乡愁。

早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虹口就将“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系列活动首次引入“今潮8弄”社区公共空间,在晚间推出露天电影惠民放映,播放《大上海》《安藤忠雄:寄语下一代》《菊次郎的夏天》等电影佳作,让观众在百年建筑与光影交错间重温夏日露天电影的浪漫。

今年9月,揭牌开放的“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也是一例,虹口对“木刻讲习所旧址”修旧如旧,使历史建筑细节再次重现,同时把居委会办公场所“搬”入其中,探索居委“沉浸式办公”的新模式,打造共建共享的城市会客厅。

“今潮”注入老街

海派文化“靓”起来

一直以来,虹口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不断促进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其创新提供平台。

在重塑“今潮8弄”风貌的过程中,虹口同时用现代文化、艺术的手段提升街区,将其打造成一个沉浸式演艺场地,诠释和演绎当下的生活潮流,赓续海派文脉。

目前,由区委宣传部指导,区文旅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中心主办的“艺享申城”海派今潮艺术季正在这里举办,活动以“海派今潮”为主题,旨在以当代潮流生活对海派文化精神内核进行重新解读。

艺术季将持续五个月,呈现艺术展览、文艺演出、学术交流、社区活动、文创集市等六大板块的文化艺术活动。

“艺享申城”海派今潮开幕演出季带来一系列跨界演出现场,让市民在闲逛、散步中,感受表演艺术与百年建筑历史交融的魅力;

“城市奇遇空间艺术展”集结27位艺术家的公共艺术作品,通过3个主题篇章——“城市森林、烟花迷宫、折叠未来”,引领市民回望海派文化记忆与市井生活的百态;

“早春乐事集之回到虹口”文创集市通过货物分享、主题展览、手作工作坊,让参与者共同探索全球化下的在地生活。

在“今潮8弄”内,艺术将与街区完美联动,艺术家与地标交相辉映,舞台艺术的格局与边界不断突破,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擦亮“文化三地”名片

传承城区历史文脉

虹口被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集聚地”。“今潮8弄”所在的四川北路区域便位于“四川北路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内,周边有红色文化遗址旧址57处,是上海和虹口红色文化遗址旧址最多的区域之一。

“今潮8弄”所在的四川北路区域还曾是上海文化出版业最发达的地区,鲁迅、瞿秋白、丁玲等文学家都曾驻足于此,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旧址(今陈云“1925书局”)就在相距不远处。1912年,乌始光、刘海粟、汪亚尘等在乍浦路8号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掀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该校几次迁址,1916年前的初创期校址均在“今潮8弄”辐射的区域内。

“今潮8弄”所在的四川北路区域也是中国电影业重要的发祥地之一。1908年,西班牙商人安东尼奥雷玛斯在乍浦路创办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鼎盛时期,虹口的影剧院数量超过半百,是上海重要的文化集聚地,特别是四川北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影剧院更是成为了上海的“半壁江山”。

新一处文化地标的亮相,离不开虹口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底蕴。近年来,虹口不断擦亮“文化三地”名片,建成中共四大纪念馆5A级景区和全市首个国旗教育展示厅,完成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陈云“1925书局”等红色场馆改扩建,完成“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汇山码头”等革命遗址旧址纪念标识树碑,推动先进文化、海派文化、名人文化在交相辉映中激发创造活力。

据悉,虹口将以打造“今潮8弄”新兴文化地标为契机,逐步带动四川北路提升发展,并辐射一江一河,让当年“过河看影戏”的场景在虹口乃至北上海区域重现。在这个百年街区上,“今潮”涌动、风尚蔚然,历史文脉的底色将更加鲜亮。

}